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走进大漠荒原探访我国导弹部队试弹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0:48 新华网

  郭凯 杨军

  在我国西部某省有一块特殊的土地。那里地形奇特,不仅有无垠的戈壁、高耸的山峰、绵延的怪谷,还有茫茫的沙漠。活动在那里的共和国导弹试弹兵使这片土地更添了几分神秘。

  1958年,中国第一个地空导弹科研试验基地在这片荒漠上秘密诞生。后来,这里变成了被誉为“神箭摇篮”的空军某基地第二试验区。如今,肩负神圣使命的试弹兵,以捍卫共和国神圣领空为己任,一次次把生命扛在肩上,为我军便携式地空导弹的试验、定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把生命扛在肩上的人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增强我军在低空、超低空区域的防空力量,我国开始自主研制采用红外制导的便携式地空导弹。参与研制的数千名导弹专家,在无资料、无器材的困难情况下,刻苦攻关,仅用两年时间就攻克了340多个难题,取得近百项科研成果,一种理论上作战性能优越的试验弹研制成功。

  导弹立刻转入试验阶段。同时,我军专业技术兵领域一个极为独特的行业———试弹兵诞生了。郭志强有幸成为发射中国第一枚便携式导弹的试弹兵。

  “校靶———标定———通电”。几个动作郭志强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当听到指挥员下达“发射”口令后,他沉稳地扣动扳机。没想到,导弹是个“怪脾气”,发射发动机将导弹弹出7米开外后,因延时电路出现故障,主发动机没有点火。瞬间失去动力的导弹尾部着地,弹头指向发射阵地。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主发动机又突然点火,导弹借助尾翼变换了方向,怒吼着朝人群飞来。导弹从官兵们的头顶呼啸而过,在不远处的戈壁滩上坠地自爆。好险啊!参加试验的官兵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导弹技战术的每一项指标,都要经过这样的实弹试射取得。试验———发现不足———改进———再试验,是一个不变的规律。这期间,试验中的导弹性能变化莫测,紧贴在试弹兵头部的导弹主发动机潜藏巨大危险。一旦试射失败,导弹随时危及试弹兵的生命。因此,靶场试弹兵被称为“把生命扛在肩上的人”。

  数十年来,勇敢的试弹兵一次次把生命扛在肩上,用铮铮铁骨扛起了便携式地空导弹发展的重担,多次圆满完成了各种型号便携式地空导弹科研试验任务。空军十佳标兵郭志强、“中国军队第一杀手”张平生等享誉全军的官兵用赫赫战绩诠释着“试弹神兵”的称号。

  驯服苍龙的钢铁战士

  位于西北大漠腹地的导弹试验靶场,一片静穆。导弹试射的发射阵地上,寒气袭人。

  靶场上,雷达高速旋转,光测车、遥测车、发射控制车、无人靶机等装备,全部进入实战准备,蓄势待发。身着迷彩服,肩扛导弹的试弹兵朱传涛,双眼圆睁,虎视前方。

  谁都没有意识到,大漠寒风下的靶场正蕴藏杀机。

  当指挥员下达“导弹发射”口令后,试验射手朱传涛发现导弹导引头冲向前方,而导弹却停留在发射筒内。当意识到这是一枚“故障弹”时,他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40分钟后,应急小分队和兵器厂家的技术人员把导弹从发射架上卸下来。经检查发现,是因为导弹的燃气流泄露,导致导弹导引头与弹体分离。经过处理,试验重新进入发射程序。现场指挥的站长梁春茂决定,第二次试验发射还是让朱传涛担负。

  “靶机起飞!”朱传涛咬死目标,只等靶机进入攻击区域。

  “导弹发射!”指挥员下达口令后,朱传涛对准目标稳稳地扣动扳机。然而,导弹没有丝毫动静,只听见“呲呲”的怪叫,继而又是一声闷响。这一次,朱传涛惊呆了。转眼间,约占导弹长度2/5的弹体导引头冲了出去,而导弹的战斗部位还停留在发射筒内。这种情形有着可怕的后果:导弹发动机可能突然点火,连同发射架及试弹兵带出10米以外的地方爆炸。

  险情!又是险情!在场的数十位导弹专家惊呆了。

  战友们为朱传涛暗暗担心,整个靶场的呼吸犹如停止了一般。离发射架仅几步之遥的队长、教导员不约而同地默默祈祷:“不要发生意外……”

  朱传涛马上冷静下来,按照第二套应急方案的要求,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和现场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紧紧锁死发射架后,闪电般地撤离危险区。锁死发射架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但如果锁不死,导弹有朝着任何方向发射的可能,靶场上几十台价值昂贵的装备车辆,上百名技术人员的生命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武器装备在研制过程中暗藏的“杀机”,使得年轻的射手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位在现场观看整个试验过程的军事专家感慨:“尚未摸透‘脾气’的导弹,对试弹兵的心理是一种最为残酷的摧残。”然而正是试验场上一次次的失败,成就了一个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优秀试射手。

  试验场上扬军威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某国军事代表团慕名来靶场,专程观看中国试弹兵的实弹发射。

  靶场上空白云朵朵,导弹与靶标的预定遭遇区域背景异常复杂。这种气象对于试弹兵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影响非常大,稍不留神就可能试验失败。

  3颗红色信号弹升空,拉开了试弹演练的序幕。

  “1分钟准备!”“导弹准备好!”“靶机起飞!”

  异常强烈的光线使起飞后的靶机忽隐忽现,李建锋凭借平日练就的“火眼金睛”,很快发现并迅速锁定了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靶机起飞2秒钟后,突然躲进了厚厚的云层,跟踪的目标丢失了。根据以往的实战经验,李建锋立即将瞄准镜调至云层的上缘,等待捕获目标。

  1秒钟后,靶机破云而出。李建锋迅速重新锁定目标,稳稳跟踪8秒钟后,扣动了扳机。导弹呼啸着从他的肩膀上刺向天穹。在场参观的外宾和其他人员寻着导弹刺向高空的火焰轨迹,在导弹与靶机遭遇的那一刻,从爆炸的火花中找到了目标。

  精彩!太精彩了!整个靶场沸腾了。靶场上的数百名专家、科研人员纷纷跑上前去,欢呼着将李建锋一次次抛向高空。10名外国将军站起来鼓掌,赞叹不绝。

  李建锋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背景异常明亮,太阳光非常强烈的情况下,假如没有云层干扰,射手发现5公里之外的目标概率仅有30%,等于是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千米之外,让人用肉眼去看。而试弹兵们具备有这样的“火眼金睛”。

  李建锋惊人的试射,开创了在超常规条件下我军便携式地空导弹射击此类目标的先例。共和国年轻的士兵铸造中国军队的骄傲,他们以自己超强的胆识、一流的作战技能壮了国威和军威。(来源:半月谈)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