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跨一步,就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2:12 人民网-江南时报

  《跨一步,就成功》

  作者:刘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著名美籍人艺术家、教育家刘墉成功培育一双儿女,儿子获哈佛博士,女儿获布什总统奖,该书写给他的女儿,教她《跨一步,就成功》。我们为您摘选了几段,希望能帮您和您的子女迈开成功的步伐!

  谈写作

  先学聪明再学笨

  最近我收到一个河南女孩李玮的来信,说她老师教大家在读书时留心其中的“优美词语”,而且要写下来、背下来,说这样才能提高作文的水平。

  但是李玮不以为然,她认为“文章的灵魂并不是语言,而是所蕴的意旨,按老师说的作文,等于抛弃了重要的,而拣了次要的。”然后她问我的看法。

  在这儿我要为这位女生鼓掌,因为她说得真对。可是,我必须讲:她老师说得也没错。

  请别认为我是两面讨好,先听我说两个故事———

  大学美术系三年级,我终于上到了台湾山水画大师黄君璧先生的课。我那时的山水画已经参加了许多展览获奖,心想自己定会被老师刮目相看。

  可是第一堂课,拿到老师发下来的画稿,我照样临摹,临得一模一样,缴上去,却没得“甲”,只得了“乙”。

  我很不服,顽皮的“毛病”又犯了,就回家把老师装画稿的塑胶袋拆开,再把我临的那张塞进去封好。第二堂拿那张“假画稿”给老师看,并指着上面一棵树说:“黄老师!这要怎么画?您画的笔法,我不会。”

  黄老师居然指着“假画稿”分析了半天,而且没认出那是我造的假东西。

  我下课之后想了又想,想通了———

  老师可以那么画,但他不知我是“老手”,于是用初学者的方法来对待我,就算我跟他画得一样,也只能拿“乙”。

  好!再说个真实故事———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绘画理论的画,请一位学者写序,那学者说他没空,要我自己写完给他“过目”。

  于是我回去写了一大篇,送去给他。

  隔几天,我把文章拿回,发现第一段上有许多改动的笔迹,可是又都被涂掉了,正纳闷,那学者说了:“我起先动了好多地方,但是后来发现你写得好极了,有你自己的笔法与文气,我改得反而不妥,所以全照你的。”

  这下子我又得到个结论———你常常没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文章的功力,如同有些书法家的字,卓然成家,但是如果你只见他几个字,却会觉得很不怎么样。连李白的传世之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若非出自诗仙之手,只怕拿去给一般诗社评选,反而要被列入“打油诗”,被剔出来。

  同样的道理,要知道,当你参加中学生作文比赛,或考试写作文时,评分老师的心态上,是以“学生”来对待你。卷子经过弥封,他不知你是何方神圣,于是只能凭那几个字来给你打成绩。这时候,那些词汇丰富的人当然容易占上风。

  当老舍那样的大作家,写铺天盖地的白雪,固然可以用“一大块白被单”去形容,给人“直观”和“直指人心”的力量。但是换作你这个中学生写,恐怕就必用些“白皑皑”、“晶莹剔透”、“雨雪霏霏”的词来形容,才能讨好。如果你也学老舍,用“白被单”形容,除非碰上“慧眼”,是不可能拿高分的。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郑板桥的名句“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还有中国画论中说的“大拙便是巧处,大巧更是拙处”。表面看来,“糊涂”和“拙”都是较高的境界,问题是你千万别忘了,那糊涂是由聪明出来的,那拙朴是巧妙之后达到的。

  同样的道理,学写作也要由聪明和巧妙开始,你要尽量先充实词汇、多读书、多背古人的佳句,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含英咀华,再进一步追求反璞归真、妙造自然的境界。

  记住!备而不用,毕竟不等于“根本没有”啊!

  谈记忆

  如果你长了奇怪的脑袋

  相信你一定早听说,我小时候功课不怎么好,尤其高中,因为高二休学,下一年改教材,使我跟不上。又因为参加许多社团活动,不是编校刊,就是搞社团。还四处参加比赛,总请假。所以年年都两科不及格,幸亏老师高抬贵手,才没留级。甚至一直到毕业前两个月,我参加模拟考,都从来没上过榜。

  但是我居然用最后两个月,进入第一志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神,我的答案是:因为我用了特殊的读书方法,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特殊的方法之一,就是“浸润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哥哥小的时候,我在家里的日常用品上,都贴字条,写着“门”、“窗”、“桌”、“椅”、“冰箱”、“电话”、“电灯”———因为他才两岁,我只是贴,并不教他念。

  但是,隔不久,我把那些字条揭下来,一张张问你哥哥,他居然立刻说出是什么。

  这就是“浸润法”的效果。

  我就曾经在刚来美国的时候作实验,每天坐巴士上下学途中,一路盯着路边的招牌看,那时候我的英文烂透了,几乎处处是生字,我先不查字典,看橱窗里的东西,猜它招牌上的字。隔一阵,还不懂,就查字典。

  上午查,可能中午就忘了,可是跟着坐巴士又看到,死命想,想不起来,又回来查字典,写在纸条上放进口袋,再记不起的时候,就拿出来瞄一眼。

  看一次、两次,加上每天上下学一路看。居然没多久,自自然然地背了两百多个生字。一直到今天,我都记得当时最不会记的是礼服店招牌上的TUXEDO,而且眼前浮现那家礼服店门口的样子。

  我发现用这种“浸润法”学到的东西,记得特别牢。

  你哥哥十八岁时跟着我到大陆旅行一个多月,学会了简体字,也是靠这方法。因为我一路指着路边的招牌问他“这是什么字?”

  一次两次三次,你想想,烦不烦?

  对!烦!问题是:愈烦印象愈深刻。

  这就好像打仗,久攻不下的,就立刻改变战略,由“攻坚”,改为“包围”。

  无论念历史、地理、英文或国文,只要碰上我不容易记的东西,我就“跳过”。但在跳过之前,会把那记不住的重点或单字写在课本的最边上。

  正因为在最边上,每次翻书,我的眼睛都会掠过。而且当我读后面几章的时候,一定先快速地把前面几章很快地翻一下,使那些“重点”一次又一次跳进眼睛。

  也可以说,我把“读”进去,变成“看”进去;把“强记”改为“潜移”。居然大部分的重点,渐渐自然植入脑海,后来反比那些死记的同学背得牢。

  为什么?

  因为那就像我看街边的招牌,不断闪过、不断闪过,仿佛在底片上“重复曝光”,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谈时间

  一时两用

  我发现大多数时间不够用的人,都因为他们不懂怎样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

  你哥哥在你这个年龄也一样,举个例子———

  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半,他说功课少,能早一点睡觉。

  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史岱文森高中的功课压力很大,常搞到两三点才能上床,他实在需要抓紧时间,补充一点睡眠。

  跟着我听到他开微波炉的声音,隔两分钟又听到他切东西,刀叉在磁盘上的声音;又隔了好一阵,听见放洗澡水的响声。

  再隔了半天,听见他开收音机的声音。

  又隔大约二十分钟,突然听见“砰”一声。

  我一而再地被吵醒,看看钟,已经接近两点了,很不高兴地出去骂他。

  你哥哥居然理直气壮地说他一点都没浪费时间。开微波炉是为了热火腿,用刀叉是为了把起士切成小块。后来水声很吵是因为白天上体育课,身上痒,要放缸洗澡水泡一泡,开收音机是因为外面已经下了好几个钟头的雪,要听听明天停不停课。后来发现不停,于是收书包。收完书包扔在地板上,所以发出“砰”一声。

  乍听,他说得一点都没错。问题是,碰上懂得“一时两用”,甚至“一时三用”的人,可能只要用一半的时间,就完成同样的事。

  他按好微波炉之后,如果不站在旁边等,而立刻切起士,东西切好,火腿不是也热了吗?

  然后,他可以先去开洗澡水,再打开收音机一边听广播,一边吃东西。再不然,他可以坐在浴缸里听收音机,并想想第二天要带到学校的东西。

  因为先想过一遍,收拾书包的时间必定可以缩短。

  整个算起来,由于在同一时间都做了两件事,甚至三件事,是不是能节省一半的时间?

  昨天晚上你妈妈也问我为什么做事那么快。

  当时我举了个例子,对她说:“你知道吗?刚才在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我除了自己烧了咖啡,而且已经发出去五篇稿子,写了一封信,又看了全球股票市场,而且往台北办公室送了一摞传真。”

  我是这样掌握时间的,当电视广告时,我烧上咖啡,同时按一下笔记型计算机的启动键,接着去传真机上放好文件,拨台北号码,立即按发送,并且头也不回地赶到电视前看新闻。这时计算机已经“无线上网”,我一边看电视,一边看邮件,并在下一次广告时发出短信,同时把咖啡端到椅子旁边。

  广告完了,我继续看新闻,并且在不重要的新闻时,将几篇稿子转发出去,同时啜几口咖啡,看一看股市。直到新闻完了,我才回到传真机前,看看东西传出去没有,如果没有,再按“重拨”。于是在短短五十分钟的新闻时段,我既没错过新闻,也没误了工作。

  我绝不站在计算机或传真机前等它激活或拨通,也绝不守在咖啡器前,等它把水烧开、化为蒸气,往下凝结成浓缩咖啡。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先要知道怎么操作这些聪明的机器,让它帮你省时间。而不是守在机器旁边,让自己成为机器的仆人。

  前面说你哥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不懂得用时间,现在他可进步多了,我最高兴的是,在台北,有一天我和他进电梯,我先按“楼层”,再按“关门”,他居然纠正我:“爸爸,你为什么不先按关门,在电梯关门的时候,再利用那几秒钟的时间按楼层,这样可以省好几秒呢!”

  我相信,就算你今天不会一时两用,将来进入社会争逐之后,也必能分秒必争。

  《江南时报》 (2005年05月25日 第二十九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