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城市发展需要人情味(前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5:02 人民网-华东新闻

  5月上旬,法国国立路桥学院校友会一行到访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在惊叹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他们还就法国的经验和教训,对上海、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改造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参与者:拉法格·贝尔纳德:法国政府高级公务员,巴黎大区某省负责城市建设规划、建筑和交通的官员

  贝尔纳·里那热:法国北岸金融公司总经理勃劳特·让·伊夫:法国政府高级公务员,某大区负责城市建设规划、建筑和交通的官员

  米歇尔·哈博:法国国立路桥学院校友会房地产分会会长

  玛纽艾尔·萨拉德:法国建设部高级公务员,某省建设装备厅路网维护处负责人

  第一印象什么样

  记者:听说在座的好几位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能不能谈谈对中国城市建设的观感?

  伊夫: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中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和表现出的活力让我感到震惊。我们参观了上海的城市规划馆,看得出来,上海的城市发展是有详细规划和明晰战略的,不是哪个官员拍脑袋拍出来的。

  萨拉德:上海的道路指示牌做得很好。高架道路上的那些指示牌都同时标有中英文,这对国外游客和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来说会非常方便。

  哈博:我发现中国城市的公用设施建设质量很高,比如地面、墙面选用的都是高质量的大理石,公共绿地都有很好的规划和养护,都能看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和掌控水平很高。

  萨拉德: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均衡现象。比如,主干道上干干净净,但一些次要的或很偏僻的马路上,则缺乏必要的垃圾储放设施。政府应该对市民强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修养素质。应该做到无论哪个街区都一样,不能让地面成为垃圾场。还有,我们在车行如飞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一些养护工人没有任何防护就在道边上进行养护,这是极其危险的。在法国,有很好的防护措施还难免出危险呢。

  哈博:我听说现在一些民用住宅的开发商很少考虑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因此冬夏季节房屋的能源消耗很高,房屋的养护也有问题。总体感觉是房地产商在大量开发住宅时,对相应的配套和长远的设施考虑不够。

  低收入人群如何住

  记者:近年来,我们国家商品住宅的建设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随着房价的抬高,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的矛盾也开始出现。在法国,政府是如何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

  伊夫:营利性的商品房建设的确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不要忘了,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低收入者,他们的居住问题仍然要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和干预。让居者有其屋,一方面可以通过新房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旧房改造。旧房改造在住宅建设中应该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里那热:从2000年开始,法国政府专门颁布法律,规定任何一个开发商在住宅建造规划中,至少拿出20%的面积,卖给社会福利房管理公司———法国政府低租金住房联合服务公司,由其出租或出售给低收入者,并提供房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其余80%则按市场价格销售。

  贝尔纳德:出台这个法律其实还有另一个层次的原因。近几年,法国政府正在推行一项城区更新计划,为的是改正35年前法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匆忙建设所犯下的错误。这项计划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住宅的不同社会层次的参杂和融合,不再人为地分割富人区和穷人区,让他们生活在共同的氛围内;二是一个街区里多种多样的经济文化生活的融合,包括重新引进学校和以前一些传统店铺等。

  里那热:不过,这必然会受到来自富人阶层的阻力,他们会担心安全问题。因此,在政策推行过程中,政府也会考虑对融入的家庭进行一定筛选。总之,这项政策正在循序渐进中,还很难说如何成功,但对这个方向,法国政府是一定会坚持的。

  交通拥堵怎么办

  记者: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法国是如何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的?

  萨拉德:当一个社会的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时,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对驾驶人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在中国的几个城市走过来,我们感觉道路上好象是谁强谁横谁先过,完全是“丛林法则”。其实,这种无规则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挤状况。应当有严格明晰的法律,来规定什么状态下谁该先过,否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此外,道路设施本身设计不合理,也会制造很多事故。对现有道路设施的改造若纯粹为了提高车速也未必是好事,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城区。

  哈博:市中心的停车场也不是建得越多越好。不如索性停建,或者大幅度提高市中心的停车费用,甚至收取高额的进城费,让开车人知难而退。现在法国在建新写字楼时,已经把原来必备的停车库容量大大减少了,而在城郊结合部位兴建廉价的停车场,鼓励上班族进城时尽量使用公共交通,以此来限制进入市中心车辆的数量。

  贝尔纳德:我们发现上海在某些道路已经辟出了公交专用道,但还不成体系。在汽车大量进入家庭之前,政府部门应该预见性地在现有的公共道路基础上,设置好给公共汽车、消防车、救护车,包括出租汽车的专用道路。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25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