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骆驼啸西风 ――记兰州军区某部政委宋晓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5:11 中国青年报
骆驼啸西风――记兰州军区某部政委宋晓国(图)
本报兰州5月24日电

  秦川牛、千里马、东北虎,中国人常常用动物来比喻人的特有品质。而42岁的兰州军区某部政委宋晓国,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作“大漠骆驼”。对此,面色黝黑、性格淳朴的西北汉子宋晓国告诉记者:“虽然和骆驼接触不多,但我喜欢这种动物。其实,我只是认真完成部队交给我的任务而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

  务虚的本质是务实

  宋晓国第一次见到骆驼是在1982年。那年,他在嘉峪关地区的基层部队任排长。关外的戈壁大漠,偶有“沙漠之舟”走过。年长的领驼人告诉宋晓国:“在沙漠中,骆驼的方向感很强,对主人特别忠诚,总能按主人指定的方向前行,从不迷失方向。”

  骆驼的特异功能让宋晓国记忆深刻。他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军人,我的忠诚就是对党的理论真的信、信得真,思想行动上听党的话,忠于职守,对基层官兵诚心诚意。”

  1999年,宋晓国任某步兵团政委;2002年,宋晓国任某装甲团政委。团政委在人们的印象中常常是谈谈心、上上课,说说原则性的话,“是务虚的”。可宋晓国认为:“务虚的本质是务实,务好虚要有真功夫。”

  为了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及时传达给官兵,宋晓国拿出当年考大学的劲头,通读近百册理论书籍,千方百计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宋晓国所在的部队地处偏僻,信息相对闭塞,收集实用资料困难。一次偶然机会,宋晓国接到在北京工作的同学的电话。叙旧之余,宋晓国也不忘托老同学在北京帮忙收集书籍资料。《人民军队报》的翟金钟编辑对记者说:“不少部队领导与我联系,是为给自己单位多发稿;可老宋给我打电话,总是问有什么新资料。”

  一次,宋晓国所在的团党委组织理论学习,一新进班子的领导成员心不在焉,本子上没记几个字。宋晓国发现后,当即提出批评。学习结束后,他又把这名成员叫到办公室谈心。这名党委成员说:“这些理论翻来覆去学多少遍了,记多记少没多大意义。”

  宋晓国没说什么,提了几个问题和他探讨,拿出自己的理论学习笔记本让他翻阅。这名成员看到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宋晓国的学习笔记和结合实际工作的心得体会,脸红了。从此,这名党委成员对理论学习的态度改变了,再也没有走过场,经常主动找宋晓国请教问题。

  宋晓国对记者说:“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让我们都来服从制度

  宋晓国说:“我观察过骆驼。骆驼走路,都是成队的。骆驼讲求团结协作,不像羊和马,东一个西一个的。部队是高度要求步调一致的大集体,更需要骆驼的这种团队精神。”

  从1999年至今,宋晓国接连担任了两个团的政委。在此期间,一共有5名团长与他搭档共事。这5位团长中,1人提升,1人交流,两人上学。其他班子成员,也先后有16名同志提升和交流出去。虽说班子调整、干部交流是部队建设的“常规”,可有些班子往往会在调整前后,发生主官之间不协调、成员之间不团结、磨合期长、起伏变化大等问题。然而,就在这种变动频繁的情况下,宋晓国仍然带出了两个被军区表彰的先进团党委。

  宋晓国对和他搭档的历任团长都说过同一句话:让我们都来服从制度,我一定尽最大努力配合好你的工作。

  1999年11月,宋晓国初到某步兵团任政委,遇到团长周天宏。周天宏曾是宋晓国的上级,年龄比宋大8岁,任职时间比宋长5年。周天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感慨:“晓国啊,那可是我的好‘班长’呐!”

  宋晓国对记者说起这样一件事:有天晚上,一干部向宋晓国请假外出办事。因部队当时正在迎接上级检查考核,宋晓国没有准假。这干部转而又去找周团长请假,周团长不知前因,准了假。宋晓国知道后,“想不通”,主动找周团长“交流思想”。两人交心弄清原委,原来是让这干部钻了“空子”。这件事让宋晓国认识到:如果主官之间有事互不通气,就可能被个别人钻空子,给部队建设带来不利因素。

  宋晓国对记者说:“一个党委能不能建设好,制度是准绳,团结是生命,而同志之间的真情是基础。”

  不懂军事,政委的工作就做不到位

  在人们印象中,政委负责政工,与军事工作联系不大。可宋晓国说,这是一种误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军事训练进行。“不懂军事训练,思想政治工作也做不到点子上。而且条令条例上明确规定团长和政委同为团首长,共同担负遂行作战任务。抓训练是我分内的事!”

  宋晓国说,他的对越作战经历,是他军旅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场战争改变了他。宋对记者说:“经历过战火的生死考验,我的胆量大了。关键是我有了打仗意识,随时准备上战场。”

  宋晓国在军校学的是步兵指挥专业。2002年11月,他调任装甲团任政委,面对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化装备,宋晓国觉得自己在军事训练中说不上话,成了外行。为尽快掌握新装备,宋晓国自学了《坦克驾驶原理》、《装甲兵技术战术性能》等新书,详细研究了《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运用》等专著。一有空,他就到坦克训练场,和官兵们一起实车训练。一年后,宋晓国考取了等级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坦克驾驶员。

  宋晓国对记者说:“只有学会开坦克,你才知道战士们整天在那个密封的驾驶舱内有多辛苦,你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针对性。”

  装甲团一连指导员魏建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宋政委关心军事训练、带头苦练军事技能是出了名的。

  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

  现在已经是副师长的周天宏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2000年6月,宋晓国和周天宏带领团队整建制挺进昆仑山地区,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初上高原,因为缺氧,许多官兵高原反应强烈。宋晓国心急火燎,驱车赶往驻军医院,请专家来给大家上课,讲高原反应的常识和预防,给官兵减轻压力。接着,宋晓国又带领10人小分队徒步上高原采集数据。由于疲劳过度,再加上高寒缺氧,宋晓国晕倒了。官兵们流着泪将他抬到山下的帐篷里,插上氧气袋急救。可宋晓国醒来后却大发雷霆:“谁叫你们把我抬下来的,这么点困难我这个政委就躺下,官兵们怎么看?部队下一步适应性训练还搞不搞?”说着,他挣扎下床,一步一喘地走向训练场。

  有人劝宋晓国:“高原适应性训练武器装备、人员动用频繁,安全隐患多。搞一些简单的训练科目,给上级一个交代就行了,否则出了事故得不偿失。”也有人说:“只要安安全全回去,就是最大的胜利。”

  但宋晓国却不这样认为。在团党委会上,他的话掷地有声:“这些建议看起来是出于安全考虑,实际上却暴露了我们随意降低训练标准,消极保安全的问题。将来打仗不可能由我们选择作战地域。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在复杂的天候下全面摔打部队。如果上高原训练不注重真正提高战斗力,打胜仗就是空中楼阁!”

  宋晓国对几名团党委成员说,我们一人负责一个营,完不成任务,决不回撤!

  连续60天的适应性训练,宋晓国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脸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嘴唇上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但他和官兵们一起,成功采集100多项高原适应性训练数据,训练任务终于圆满完成。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