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衣带水兄弟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6:11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观念:融合中嬗变

  山水相连使黄山与浙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从黄山的先人沿新安江走出大山,崛起为雄震中国商界三百年的徽商,到近年来浙商大举西进,在黄山遍地开花,两地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从没有中断过。

  陈尚发是温州龙港的农民,初中一毕业就来到歙县街口镇,10多年来,他从代加工证件、徽章起步,一步步从这个偏远的乡镇走到县城、市区和省会,投资领域也由包装彩印、礼品销售拓展到房地产。

  新世纪伊始,黄山人突然发现像陈尚发这样的浙江人越来越多。据保守估计,当时至少有3万浙江人投资黄山,投资额占全市民营资本的50%以上。如春风细雨润无声,不经意间,默默创业的浙江人把自己融入了黄山,并以自己的创业历程深刻地转变着黄山人的观念。

  从普通群众到各级官员,黄山人越来越感受到了“远亲不如近邻”。2003年,黄山市委、市政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主动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掀起黄山新一轮发展新高潮”大讨论。

  环境:发展中优化

  浙江森嘉集团是以电缆为主导产品的科技创新企业,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黄山投资的一位浙江老乡力荐他们到黄山看看。黄山的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让森嘉集团的决策层心动,他们考察后毅然决定在黄山投资。

  投资7000多万元的黄山鑫汇电缆有限公司去年6月征地建厂,当年便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今年,森嘉集团又决定扩大投资,正陆续将3个配套厂迁往黄山,形成年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生产规模。

  从前年的“主动融入浙江经济带大讨论”到去年在全省率先推出的“机关效能建设”,从招商引资优惠政

  策的制订到“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黄山市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和举措,全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软环境。

  黄山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良好的投资环境应包括基础设施等在内的城市形象。近年来,该市先后投资130多亿元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交通“大网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九射一环”高速公路网建设,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区域形象明显提升,并成为首批中国魅力城市。

  合作:互动中双赢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曾如此评价:黄山在生态、资源、劳动力方面很有优势,而浙商的优势则在于观念新、资金足、特别能吃苦。通过两地的相互交流,把黄山的资源优势与浙江的资本优势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双赢”战略。

  2003年,黄山市借加盟长三角地区“15+1”旅游合作机制为契机,以主动融入和全面对接浙江经济带为突破口,响亮提出“主动融入,迎接辐射,互补联动,共谋发展”的口号,在黄山大地旋起了一波波“浙江热”。

  同年8月,黄山与杭州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合力打造上海、杭州、黄山“名城名湖名山”这条世界级无障碍旅

  游黄金线,加快全面对接,加速经济一体化。该市还在宁波、温州等地设立了9个办事处,与浙江14个市、区县、街道签订友好协议,并派出500多名干部赴浙江乡镇和企业挂职。

  今年5月,黄山市又特地推出了“浙商服务月”,并与浙江有关方面积极磋商,拟就黄山至浙江相关城市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线建设、新安江水资源保护、两地旅游市场开拓、金融业务合作等方面继续“握手”。该市还计划在全市各地专门设立“浙江工业园”,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牵动性大、产业链长、关联度高、集聚性强的项目。

  随着两地合作的不断深入,浙商的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不断扩大,对黄山市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20%和15%。据不完全统计,黄山市现与浙江方面共签订投资项目近500个,协议总投资21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50亿元,注册兴办的私营企业达280多家,投资额占该市外来投资总额的70%以上。

  目前,在黄山投资或落户的浙江人近10万人,其中先后有47位浙江籍企业家当选为黄山市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而黄山人在浙江各地创业、务工的人数也超过10万人,他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浙江的发展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本报记者吴江海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