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外来人口,该堵?该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9:06 南方日报

  市“两会”热点前瞻

  缘起

  在即将召开的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一大亮点就是在专题议政的基础上尝试联组讨论。作为首次“联组讨论”的重要议题,“人口问题”将被摆上讨论桌,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尽管“两会”还没正式拉开帷幕,但在委员们预交的提案中,已有不少是围绕深圳人口问题进行阐述的了。

  深圳目前的人口状况,究竟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有专家指出,目前深圳人口呈现出7个全国之“最”: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倒挂最严重,人口密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最高,人口年均增长速度最快,人口年龄结构最轻,育龄女性比例最高,适龄劳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最低,流动人口总数最多。

  有限的土地、教育、医疗等资源遭遇1000多万的人口,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困惑出路何在?

  对于城市管理者,政府各职能部门也遭遇哪些困惑?

  外来者的故事

  挥不去的漂泊之痛

  城中村之痛

  “我到现在也无法忘记刚到深圳的那个场景。1999年4月3日下午,当我从闷热的车厢里走出来的时候,一阵清新的、略带花香的风吹拂在我的脸颊上,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精神花园吗?”回想当年,30岁的刘晓梦历历在目。

  来深圳之前,刘晓梦在安徽一家国企做文秘,因为效益不好,半年没有领到工资的她一气之下辞工来到深圳。自踏上深圳这片土地后,她就下决心要在深圳安家落户,当上这个城市的主人。

  来深圳第3天她就进了罗湖一家公司做文员,月工资1000元。因为工资不高,刘晓梦和同事在离公司很远的下梅林花250元租了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居住。

  “那是一个城中村,房子一栋挨着一栋,除了狭小的路,没有一点空地。最害怕的是晚上,除了发廊和小店的一点灯光外,到处是漆黑一片。”刘晓梦说:“住在城中村的3年,我一直小心翼翼,晚上很少出去,但还是被抢了4次。”

  据了解,因为收入不高,很多外来人员都选择在廉价的城中村居住。由于城中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少、管理不到位等先天性的欠缺,城中村问题成为深圳治安、卫生等问题多发点。

  微利房之痛

  因为只有专科文凭,不符合深圳市招调入户条件,刘晓梦户口一直在老家安徽。因此只能是上1个月班拿1个月工资,什么养老保险、大病统筹、住房公积金等都没有。

  对于无深圳户口的人来说,更大的代价是享受不到政府微利房的优惠。以一套深圳市内面积为80平方米的住房计,按微利房购买只需要24万元-32万元,而如购买相同面积的商品房则要花费40万-60万元,差价在50%以上。

  打工6年,刘晓梦和一个安徽老乡结了婚,并在二线关口按揭买了一套二手房。可是,就算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仍说:“我还是一个飘泊者,因为口袋里装的是暂住证。说实在的,户口调不调都无所谓,关键是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市民待遇。”

  借读费之痛

  工作中的麻烦就更不用说了。刘晓梦的爱人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出国。出国就要办护照、签证。按照规定,填写出国申请表必须由本人递交至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然后经批准后才能办理。她爱人的户口在安徽,每次办护照必须回安徽办理。

  刘晓梦的女儿在深圳入托儿所,因为没有深圳户口,一直承受“议价”待遇,每月比深圳户籍小朋友要多交360元入托费。从小孩入学到高中毕业,如果一直在深圳读书,每年的借读费按学校规格不同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作为非户籍人口的一员,刘晓梦当初“理想的精神花园”已经有些遥远。

  “政府对户籍人口在就业、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承诺显然要重于非户籍人口。目前,据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达到1:5,这种人口倒挂使得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严重不足,对深圳的发展肯定不利。但如果过多增加户籍人口,政府的公共开支也无法支付。作为在深圳生活了多年的一个外来工,真希望政府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不断涌进深圳的外来人口,深圳户籍人口却表示了他们的担忧。家住四季花城的丁先生对小区环境受到的干扰日益不满。他说:他们小区周围本来是属于南坑村和坂田村,现在有许多外来工和一部分三无人员居住在北、东、南三面。这些人首先居住在一些烂尾楼里面,捡各种破烂用,有碍市容。其次,部分人员在这里焚烧垃圾、橡胶之类,严重污染了空气。而治安就不用说了,自从去年发生大白天入室抢劫之后,目前小区24小时加强保安。但是白天走在小区外面,还是要时时小心,处处提防。

  城市管理的困惑

  困惑A

  治安:人口膨胀凸显警力严重不足

  人口结构严重倒挂,给深圳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两个直接问题。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外来人口犯罪率不断上升。据称,关外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90%以上的都是外来人口。对出租屋管理之重视今年初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鸿忠放出“狠话”:“对出租屋的管理要严起来,硬起来”。随后,警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业主与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实施出租屋发案倒查制度,对违规业主进行严厉惩罚等。龙岗区甚至首次召开公开处理大会,追究案发出租屋业主、社区民警的责任。

  人口增多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警力不足。前不久,网上一则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深圳基层刑警的一周工作量”列举了一名刑警队长一周的工作安排:除了周一没有说明外,该刑警每天都在晚上12时之后回家,周六周日则加班。记者也曾随机采访一些基层巡警,他们说超时加班已成家常便饭。尽管警力不足已经喊了几年,但是囿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困惑B

  教育:学位之争远未停止

  外来工子女的教育也成为问题。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几乎每一次针对外来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调整都会引发一番热议。为了缓解公办学校的压力,深圳各区新建的民办学校也不断增加。即便如此,新扩增的教育资源却远远无法赶超急剧增加的外来人口子女数量。

  与此同时,大家仍然质疑:该不该设置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门槛?教育部门对此满肚子委屈:如果连本市户籍人口受教育权利都保障不了,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又从何谈起?

  困惑C

  医疗:黑诊所屡打不绝

  近两年来,“黑诊所治死人”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有关人士分析,深圳的无牌无证诊所高达万家。对此,有关部门也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取缔行动。但打击只是一个方面,黑诊所的存在有其必然因素。市卫生局局长周俊安曾经指出,“医患供需矛盾突出,是造成黑诊所泛滥的首要因素。”在今年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上,记者了解到,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188家(含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比上年增加了14家,但是周俊安坦承,人口激增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仍旧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周俊安说,深圳市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是按照市政府出台的《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来设置的,规划每1万人拥有1个社会医疗机构和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但人口的急增使供需矛盾突出。尤其在“黑诊所”泛滥的宝安、龙岗两区,流动人口膨胀,现有的正规医疗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据周俊安透露,目前深圳部分综合医院几乎已将服务能力发挥到了极限,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

  困惑D

  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已趋饱和

  大部门深圳人都体验过上下班时被塞在路中进退不能的焦躁感。深圳的交通设施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初的城市规划未曾考虑到日后路面上会涌动着如此庞大的车流和人群。据统计,目前深圳的新车以每天400至500辆的幅度“井喷”式增长,而深圳全市只有2260.5公里的道路,车辆密度已经急剧增长到约每公里270辆,车辆饱和量已接近国际大城市每公里276辆的饱和量。另外,这大部分车辆相对集中在特区内以及宝安、龙岗主要道路上,尤其是梅林、南头联检站及其外围部分道路已接近饱和状态,日均交通总量超过8万辆次。

  ……

  人口问题带来的城市管理困境还远不止这些,土地、水、公共设施……每种资源在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都会被“摊薄”。“15年后深圳将无地可用”、“深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等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深圳的人口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观点交锋

  交锋1

  可否对外来人口说“不”?

  1000多万集聚膨胀的人口,人口倒挂、外来者知识程度低,面对这支庞大的外来人口,深圳是堵还是疏?

  专家杨立勋:

  大量低素质人群涌入了深圳,人口的急剧膨胀使深圳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推后了5年,因为有十多个现代化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影响了深圳的现代化进程。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该辅以政府有形之手,比如限制性入户政策等来限制外来人口。

  政协委员张志:

  户籍制度的观念应该逐渐淡化。随着城市化改革的深入,城乡差别在慢慢缩小。所以我觉得应该淡化户籍制度这个概念,转而以其他方面来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学历、对这个城市的税收贡献等等。

  政协委员王蓉:

  对于外来人口不该轻言拒绝,堵是万万行不通的,应该想办法去疏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作为开放型的特区城市,不应该将外来人口拒之门外。深圳先富起来,应该帮助其他地区城市的发展,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方面作出贡献。

  交锋2

  能否依靠产业升级优化人口结构?

  通过产业升级来转移密集型劳动力,进而调整目前人口状况,这是深圳目前尝试在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调整两方面取得双赢的措施之一。确立了产业升级之后,是否意味着深圳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方面的力度将有所减弱?

  专家杨立勋:

  产业升级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压缩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调控涌入深圳的低素质人口,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只无形的手为主。深圳也要鼓励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纳税大户、投资大户进入。

  政协委员张志:

  一个城市先富起来要带动其他地区和城市的发展,但并不意味着要无限制地吸纳其他地区的劳动力、无穷尽地消耗牺牲它有限的各种资源,也不可能以牺牲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定位为代价。深圳的发展需要拔高品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这是必然的。帮助支援内地城市的发展,深圳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技术支援、经济力辐射等等。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专题统筹:洪奕宜

  撰文 本报记者 洪奕宜 甘雪明 丁佳

  图:

  人口压力增大,幼儿园及中小学的压力也增大了。 丁玎 摄

  深圳人口占了全国7个“最”。 何俊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