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00年“无人超市”成了旅游景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9:29 南方都市报

  200年“无人超市”成了旅游景点

  德庆一乡村街市只见买菜人不见卖菜人,有人质疑旅游开发破坏了当地淳朴民风

  一条约50米长的街道上,路旁的墙壁上挂着一篮篮新鲜青绿的蔬菜,每个篮旁都挂有“每把一元”、“每把五角”等字样的竹筒,却无人看管。

  “这么多年来还从未听说过在‘无人超市’买菜不给钱的事情发生过。”

  (如今)进入该村前,每人必须先购买15元一张的门票。进村后只见“无人超市”只挂着蔬菜、地瓜等货物,不见鸡蛋、猪肉等一些比较值钱的货。

  在粤西山区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村,世代相传着这样一幅奇特景观:在这条约50米长的街道上,只见买菜人不见卖菜人,来买菜的群众,都自觉将钱放进旁边竹筒内,然后挑选一把菜或一份肉离去。

  这条象征着当地淳朴民风的街道,被人们誉为“无人超市”,在它形成的200多年间,从未发生过买菜不给钱的事。“墟市不闻吆喝声,鸡鸭鱼肉任客取”是它的真实写照。

  2003年,当地政府看到该村文化特色上的卖点,将它开发为风景区。大量游客的到来,给这个古老的乡村带来外面世界精彩的信息,也带来外面世界的许多商业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古老乡村的古老习俗是否还能依旧?旅游开发会否破坏这种淳朴的民风?日前,记者赶往已开发成旅游区的“金林水乡”风景区一探究竟。

  目击 买者自觉投钱入竹筒

  官圩镇金林村地处粤西山区,群山环抱,离德庆县城约20公里,是一个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目前,约有400来户人家,1700多人在村里居住。村里遍布着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古迹特别。记者走遍了整个村落,发现城门、古宅、古祠堂和古街店铺众多。

  据村里的老人谈伯介绍,金林古村落早在明代就已兴建,因此留下了大批古宅和古城门,如谈家大屋、庆安宫、长寿门等。谈伯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之乡。相传当年孔子第58世孙南下,看中金林村的秀丽山水并住下,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村里仍有400多人姓孔。明清期间,水乡曾培育出了十多名进士。而金林水乡丽先祠里,至今还保留有国画大师黎雄才抗日战争初期在此执教时的居室。

  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村子中央的一条古街道。记者看到,一条约50米长的街道上,路旁的墙壁上挂着一篮篮新鲜青绿的蔬菜,每个篮旁都挂有“每把一元”、“每把五角”等字样的竹筒,却无人看管。当时已是下午时分,下着小雨,来买菜的人并不多。

  一名30来岁的妇女戴着斗笠,在标价为“每捆一元”的菜篮里挑了几下,拿起一捆用红细绳捆住的青菜,随手将一块钱放进绑在菜篮子手把上的竹筒里。她告诉记者,早上买的菜中午已吃得差不多,怕做晚餐时不够,于是再出来买一捆回家。

  她说,村里人一般在大清早就会出来买好一整天的菜,然后再下地里干活,所以这条街道早上最热闹。那些想卖菜的村民会早早地将摘好的菜带到这条街道挂好,写好标价,然后离去。而来买菜的村民,选好自己要的菜后,都会自觉地按标价将钱放进竹筒内才离去。这样就形成了“只见买菜人不见卖菜人”的景象。

  探源 “君子风度”流传了200年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无人售货街道在形成的200多年间从未发生过买菜不给钱的事。为什么呢?这里面是有段“古”的。金林村负责编写村史的谈其潘老人给记者详细阐述了无人售货街道形成的历史和缘由。

  金林村这种买卖柴火、鸡、鱼、肉、蛋和青菜为主的“无人超市”,形成于清朝中期乾隆年间,时断时续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金林村在清朝早期,就已在村中央的十字路口自发形成了街市,每天有村民挑来青菜、木柴和鸡蛋等在此摆卖。

  因山里人劳力紧张,繁忙时顾不上守档,就将摆卖的青菜、木柴等托邻居或熟人代为照顾;卖猪肉的人手不够,亦将一部分猪肉先切好,标上价钱后放置在肉案的一端,让顾客自取自付款,档主则在肉案的另一端负责为有特殊需要的顾客切肉。久而久之,卖菜村民干脆不守摊了,将标有价钱的竹筒放在货物的一边,来买东西的人则会自觉将钱放进竹筒内。从而出现了上述相互信任的商品交易情景,形成了所谓的“无人超市”。

  “无人超市”形成后,附近其它村的村民纷纷来该村买菜,并被这种君子风度所感染,也以互相信任为荣,纷纷效仿。就这样,以卖菜、柴火、猪肉和鸡蛋等为主的“无人超市”世世代代传了下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威水 竹筒里走出博士后

  谈其潘说,金林村“无人超市”世代传承,与当地人的文化教育密切相关。金林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岭南第一才子”宋湘17岁就在该村执教;辛亥革命前,这里曾出过进博士、贡生、文秀才近50人。抗战时期肇庆中学曾迁来这里办学。解放后,金林村的学风更盛,全村300户人家共出了100多名大、中专生,还培育出一名走出国门到加拿大一间学校任教的博士后。村民将“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事不为”当作人生一大美德。“这么多年来还从未听说过在‘无人超市’买菜不给钱的事情发生过。”谈其潘自豪地说。

  据村民介绍,金林子孙有了功名,当了官,除了像其他农村人一样建大屋、修祠堂外,还特别重视书舍的建造。记者从金林村族谱里所记载的资料看到,该村明清时就有“芝苑书舍”、“云溪书舍”等10多家。清代“岭南才子”宋湘就在该村的柑罗园学堂执教。据说他当时被“无人售货街道”所体现出的淳朴民风所陶醉,挥毫在街道边的一面墙上题下对联:“一条道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如今,这副对联仍依稀可辨。

  金林村的重教兴学之风孕育了这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充满传奇色彩的“无人超市”;而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无人超市”则造就出了一位在超市上卖菜助学的留美博士后,如今这个传奇故事在村子里几乎家户喻晓。谈其潘老人介绍,这名博士后名叫谢锐强,家就住在离“无人超市”几十米的地方。他是家中的长子,儿时的小锐强非常用功读书,但是他担心家里穷没有钱供他继续深造。小锐强每天早早地起床上山砍柴,将砍回来的木柴放到“无人超市”后才匆匆地赶去上学。时间一年一年过去,靠着从“无人超市”挣到的学费,小锐强进了中学,考上了大学,7年之后走出国门到美国留学,现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执教。据了解,谢锐强取得博士后学位的那年,将几乎每天都在农村里的“无人超市”交易的父母,带到了北京观光了一个月,看到了真正的超市,令全村的老人羡慕不已。

  质疑 “无人超市”名存实亡?

  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实施“大旅游,大网络,大联动,大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开发了盘龙峡风景区。2003年1月28日将金林村开发成“金林水乡风景区”,将“无人超市”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卖点,打出了“金林水乡游时光倒流五百年”的口号。

  记者日前在金林村发现,进入该村前,每人必须先购买15元一张的门票。进村后只见“无人超市”只挂着蔬菜、地瓜等货物,不见鸡蛋、猪肉等一些比较值钱的货,却在“无人超市”旁发现一名屠夫在摆卖猪肉和鸡蛋等货物。该屠夫坦言,现在不比以前,来的外人多了,“猪肉不管不行”。而一名正在“无人超市”里收回卖剩的蔬菜的谢姓妇女则告诉记者,她种有很多的蔬菜,自己吃不完,便拿一部分出去卖,有时一天可以卖10多元。“其实不给钱拿走蔬菜也无所谓,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放着也是烂掉。”她的话道出了村子里多数村民的心态。

  记者采访中发现,金林村的很多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而留在家里的大部分人则在旅游区里做摆卖特产的小生意。村民们大部分反映,村子开发成旅游区后,他们的收入普遍提高,很多村民成为了景区里一些人工景观的管理员。

  一名来自深圳的游客告诉记者,他甚至怀疑现在“无人超市”是招揽游客的幌子,因为挂在墙上的蔬菜都是廉价的,而且很少有村民来光顾。旅游区开发那么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这里来游览,肯定会给当地淳朴的民风带来外来的商业因素,“村民们都做起游客的生意了,有时还讨价还价,这还能淳朴吗?”他觉得旅游区的开发破坏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对于游客的看法,金林水乡旅游公司行政部经理的刘海明并不认同,他说:“因为‘无人超市’还是按照它原有的特征运行着,公司并没有去影响它。其实我们将金林村开发成风景区,是对金林村特有的文化特色的保护,要不是这样,那些古祠堂和古书院早已遭到破坏。当然,对于当地淳朴民风的影响肯定是有的。怎样协调好商业上的开发和文化资源上的保护是每个景区面临的问题。”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庄杨杰

  图:

  原本自发形成的无人售货处,如今成了旅游区一大卖点。

  一篮篮青菜就这样随意挂在墙上,无人看管。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