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并区”成为广大市民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专访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区书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9:3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并区”成为广大广州市民的热门话题。作为“并区”的“主角”: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个老城区,更成为广大市民的关注焦点。这四个区的书记是如何看待这次并区?昨天,记者采访了四个区的区委书记。书记们逐一畅谈并区感怀,广大市民将可以通过四区书记的眼睛,看并区对广州发展的促进作用,看并区对老城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文/记者 张青梅、焦向阳、张影、刘显仁

  通讯员 方宣 图/记者 杨勤、庄小龙、陈安、张影
“并区”成为广大市民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专访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区书记(组图)
越秀区区委书记谭应华

  低保“就高不就低”

  谈到此次广州行政区划大调整,越秀区区委书记谭应华脱口而出“并区是一件大好事”。他表示,此次调整是大势所趋,广州原来的行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此次调整完全符合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广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要。

  谭应华表示,越秀区和东山区合并是强强联合,合并后一年的GDP超过700亿,这个数字是非常喜人的,当然合并不单是量的整合,更有利于商贸中心功能的发挥,对区辖内的商贸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整合,对总部经济的大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以及城市管理上的新探索和新突破都提供了良机。

  此次调整对越秀区来说更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合并新区无疑对两个区的经济能量的释放都有好处。之前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越秀区和东山区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制约,比如北京路,它的路面属于越秀区,但路面以东就是东山区,以前越秀区打造北京路商圈,带动“三纵五横”的发展,只能带动北京路以西的发展,不能带动北京路以东的发展,合并后,北京路商圈的规划肯定会重新调整,这样就能以北京路为中心辐射东西两地,更有利于北京路商圈的建设。在社会管理方面,商业中心一向是乱摆卖的集中地,比如北京路,由于执法有个地域限制,因此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并区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越秀区是广州面积最小的一个区,只有9.16平方公里,东山也只有16平方公里,但两区有两套行政班子,人马还是和其他大区一样多,两区合并后,可以减少重叠的行政机构,(下转A2版)
“并区”成为广大市民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专访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区书记(组图)
东山区区委书记周庆强

  节约30%行政成本

  东山区区委书记周庆强说,老区合并是广州市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冲破历史的茧缚,对现有城区进行必要的整合,是广州发展的大势所趋。我想行政区划调整的第一个可以看得到的好处,是将节约大量的关于行政运行方面的财政支出。无论怎么看两个小区合并成一个大区进行管理,都十分合算。东山和越秀合并,我个人的估计是至少节约30%的行政运营成本。

  两区合并的好处是将带来两个区的同时“破茧”,比如北京路的发展问题,北京路是一条闻名全国的商业步行街,但是由于区划问题,其发展一直受到制约。合并后,北京路“东扩之路”将十分令人神往,向文德路拓展,向德政路拓展,到时候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将不再是一条路,应该是一个聚宝盆式的区域的概念。

  再比如东山区以“总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环市东中央商务圈的发展,根据现在东山区的发展规划,由于区划限制,环市东中央商务圈只能向东延伸,只能往先烈路发展。如果两区合并,商务圈就可以向西发展,比如发展到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和广交会一带。可以设想,两区并区后,一个大S形的中央商务圈就可以形成。

  东山和越秀并区后的前景太值得人们期待了!合并之后的新区,在总人口上将达到120万人,堪称“广州第一区”;在GDP上将达到近750亿元,堪称“广州第一区”;在税收方面,将达到170多亿元,堪称“中国第一区”。

  原来各区根据自己的财政特点,出台了不同的人事工资标准和社保就业补助补贴标准。(下转A2版)
“并区”成为广大市民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专访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区书记(组图)
荔湾区区委书记向东生

  一河两岸花香荔枝红

  荔湾区区委书记、区人大主任向东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行政区划调整符合广州发展的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这不仅仅是简单区域扩大和调整,更是城市发展的结构性调整,是拉开城市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通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将不断提升广州作为中心城市对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力,必将成为广州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契机,促进广州发展实现新的飞跃,也必将使市民群众生活得更好,得到更多的实惠。

  对“此次区划调整对老城区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向东生表示,首先有利于拓宽发展空间,极大地提升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荔湾区是广州市的中心老城区,长期以来发展空间有限。广州市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规划八字方针,荔湾和芳村都与佛山南海、顺德等珠三角地区相邻,是广州“西联”战略的桥头堡。这次区划调整后,荔湾区的区域发展空间将会扩大,对进一步挖掘、整合商贸旅游资源;进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利用,以及城市管理资源的整合优化都提供了良机。西联桥头堡的力量将更加壮大,作用发挥将更加明显。

  其次,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凸现岭南文化特色。荔湾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美誉,而芳村有“水秀花香”之称,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的新荔湾区,是真正拥有一河两岸的中心城区,将通过两岸的景观建设,进一步挖掘利用好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经济特色,使文化、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有机融合,使岭南文化特色更加凸现,为珠江两岸增添新的亮丽风景线。(下转A2版)
“并区”成为广大市民热门话题 本报记者专访越秀、东山、荔湾、芳村四区书记(组图)
芳村区区委书记潘潇

  千年芳村品牌不会丢

  “芳村与荔湾合并不是1+1=2而是1+1=3,对芳村是个最大利好。”昨日,芳村区区委书记潘潇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表示。他说,这次区划调整对整个广州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个大契机。近年来随着广州的飞速发展,原有的区划确实存在不少管理难题,通过区划调整将为广州走上国际大都市奠定重要基础。

  他说,芳村与荔湾的发展定位基本相同,有很大互补性,并区对于两者是双赢。据他介绍,芳村近年来定位为西部商贸中心,但是受到地理位置及人口基数的制约,“芳村42平方公里却只有18万人口,地广人稀;其次与老城区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普通市民都认为这是个边远地区,商业氛围难以形成”。荔湾近年来的情况却刚好与芳村相反,它是地少人密,12平方公里却挤了52万人口,急需拓宽发展空间。但经济发展没有边界,在并区之前,已有不少精明的荔湾商家主动来芳村拓展空间,荔湾清平药材市场的不少药商就将仓库或加工工场设在芳村,芳村花草虫鱼市场的商户不少就来自荔湾的清平市场,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潘潇认为,并区后形成的大荔湾将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对整个产业结构进行重新优化,为整个区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芳村区最后一任区委书记,潘潇坦陈并区后,作为行政区域名称的芳村确实消失了,但芳村品牌并不会丢弃,一是芳村这个品牌形成已有上千年历史,提起千年花乡大家都会想起芳村;其次,芳村的花卉、茶叶市场之类都已形成独立品牌,并不会因区域名称的改变而消失,“反而可通过荔湾成熟商业氛围的带动,擦亮芳村品牌”。他说,荔湾与芳村的文化同源,但由于历史原因,(下转A2版)(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