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生态城市构建和谐威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0:59 中国环境报

  当今世界,城市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短缺、能源匮乏、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中的“城市病”,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同赢共进。

  明确发展目标,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有活力的多层面过程,就是要使城市的产业布局、土地开发、基础建设、社会和人的发展与城市的自然资源处于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互惠共生。

  威海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构建了多层面的规划体系。

  在城市定位上,将城市性质定位为“以现代制造业、海滨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城市”。《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到2015年,威海将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化、国际化、知识化的现代旅游港口城市。

  在城市布局上,着眼城乡互动、协调推进,规划了“1个中心城市———4个次中心城市———12个中心镇”的组合型城市集群,避免城市过于集中而带来的生态压力。

  在城建规划上,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的理念,按照“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原则,采取沿海岸线、环绕山体的带状组团式结构布局,把中心城市划分为11个组团区,使城市和自然有机融合,充分体现“海在城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城市个性和特色。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市建设的核心,也是建设生态市的重要载体。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围绕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开展了建设“节能威海”活动,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向低消耗、循环型的经济型态转变,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建市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了75%,70%企业通过了产品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围绕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千里海岸线,以海产品为主,以“公司+农户”为主要方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全市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000多家,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61个,获得绿色食品使用证的企业18家。

  围绕旅游度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出“一线六大板块”的总体思路,以千里“福”文化长廊为主线,以中心城市、海滨生态、渔家民俗、温泉疗养、休闲度假、传统文化六大板块为主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旅游度假基地,以此带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强化载体功能,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建设生态城市,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核心是人,目的是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市已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拥有3个一级口岸,一个民用机场,铁路客货运列车通达全国,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供水、供热、供气等普及率显著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了无害化处理,城市综合生活质量位于全国前列。

  加大综合治理。围绕建设国际精品城市,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实施了“换新装”、“改门脸”和“光亮工程”,使旧貌换新颜;启动了重点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规范了街名路牌和户外广告,治理了卫生死角和马路市场,修整了城市无障碍通道,逐步实现与国际化城市的接轨。优化社区服务。坚持建设与完善并举,实施了安居工程和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活动,改善了公共交通设施,新建了一批大型购物中心和便民店,建设了一批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学校、社区治安等公益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提高了社区综合服务水平。

  坚持生态立市,加大环境保护建设力度

  生态环境是构成人居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立市之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形象,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明天,就是保护子孙后代。

  树立正确观念。在全市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非“继承”的理念,即生态环境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里“借”来的,必须连同“利息”,也就是发展成果,完好无损地还给子孙后代,而决没有对其破坏的权力。

  坚持环保优先。在全市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地位,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凡是污染环境、耗能高、耗水多的项目坚决不上,宁肯牺牲一些发展速度,也决不增加新的污染源。近几年,全市因环境因素拒绝了约6亿美元的外资项目和50亿元的内资项目。同时,实施了“蓝天”、“碧海”、“宁静”工程,全面开展污染治理,市区先后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38家,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废气、废水治理,拆除了700多台燃煤小锅炉。

  突出绿色基调。以城市公共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海滨景观走廊为纽带,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立体化、园林化、森林化和城郊一体化,使荒山成为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成为绿色长廊,使城区、郊区、山区连为一体,建立了覆盖全市生态绿化系统,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3.14%。

  坚持全民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建立一整套公众参与制度。如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城市容貌义务清洁日制度、生态绿化包山头制度、园林绿化认养制度、重点工程和重点设计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制度等,有效地增强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在市区开展了创建“环境文明小区”、“绿色社区”、“绿色家庭”、“文明市民”、“绿色学校”活动,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设立多渠道的公众监督网络。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了环保专栏和专题节目,建立了环保专业网站,设立了“12369”环保热线和市长公开电话。随着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从1999年开始,定期向社会发布环境质量公报。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调动了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山东省威海市市长)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