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起本报有奖征集新童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2:11 东南快报

  没有童谣的童年少了一抹颜色,只有灰色童谣的童年缺少亮色。

  昨日,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郭荣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本报关于童谣的系列报道彰显了一份主流媒体所应背负的责任。郭荣辉同时表示,省关工委将采取措施推广健康童谣。为了让健康新颖的童谣伴随孩子们成长,今日起,本报将和省关工委联合举办“新童谣征集推广活动”,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绿色。

  童谣可以教儿童认识人生

  记者:作为我省教育战线上的一位老领导,您是如何看待童谣这种在孩子们当中广为流传的文学形式的?

  郭荣辉?押童谣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文学形式,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它就产生了。可以说童谣是没有现代化传播工具时代的最快捷的传播方式之一,由于其琅琅上口、诙谐幽默,所以特别容易流传。

  不同的时代的童谣有不同内容,反应不同时代的特点,但所有童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民性。一首好的童谣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变得善于辞令,还可以教他们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童谣的最大作用,一是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可以训练儿童的语言能力。

  儿童正处于性格和习惯的重要形成期,积极向上的童谣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有利的;中性童谣可以娱乐儿童、调节儿童的压力;而不健康的童谣对儿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童谣一两千首 中性童谣居多

  记者:目前我省童谣的现状如何?

  郭荣辉:我们目前收集到的,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广为流传的童谣有一两千首。这些童谣,除了大部分中性童谣和少部分积极向上的童谣外,确实有些不太好的童谣在中小学生中间流传。虽然这些不太好的童谣对儿童成长不一定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他小的时候不好的东西接触多了,长大以后(人生观、价值观)要想扭转过来的话,是必须经过艰难的精神磨砺的。所以说不健康童谣的广为流传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一些不健康的童谣会加剧儿童对现状不满的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厌学,传唱一些厌学的童谣会使这种厌学的情绪蔓延开来。而且,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儿童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性格在7岁至10岁间就基本固定了,所以这个阶段儿童接触到的东西可能对他们一生都是有影响的。这个阶段如果他们接触了很多不好的童谣,也有可能对他们将来产生“坏的”作用。

  近期将出版“新童谣之书”

  记者:那么目前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好“不健康童谣”这个问题呢?

  郭荣辉:观念问题很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在解放以前很多人,即使是文盲,也能给他们的孩子或者孙子辈说出很多童谣来,到了现在为什么孩子们在家里学不到童谣呢?当然不是现在的人素质比以前差,而是在很多家庭里面,这种家庭教育缺失了。

  孩子们如果在家里能从家长、亲人那边学到健康的童谣,在学校又可以和同学们进行广泛的交流,社会又对他们进行提倡并提供展示的平台,家庭、学校、社会的观念都转变过来了,都重视起这个现在有些人认为是“小儿科“的东西了,到那个时候,解决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创作新童谣不如写小说那样能出成绩和出名快,而且从创作新童谣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上来说,也让很多作家在这个方面望而却步,所以提高儿童文学作家的地位和收入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

  现在我们的工作是收集、整理和组织作者队伍对新童谣进行创作,并计划在近期出版一本关于新童谣的书,希望你们报社也能加入这个活动。

  报道彰显主流媒体责任

  记者:目前校园比较盛行灰色童谣,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地担忧,我们报纸近期也给予了很大关注。您是怎么看待的?

  郭荣辉:不健康的童谣在学校一直都存在,不过近年来在量上流传得更多,在内容上也是越来越多样。这几天,你们用了几个整版的篇幅来关注这个问题。我每期都看,我个人认为你们报道得非常及时正确。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接班人。你们能关注这个话题,充分彰显了一份主流媒体所应背负的责任。但是,这个问题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你们报纸连续报道了很多篇,通过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广泛社会影响力,肯定会让社会开始高度重视起这个问题来。但如果能有更多的媒体站出来报道这个问题,能有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关注这个问题,那么这种现象很快就能得以改善。

  当然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是需要时间的,更需要家庭、社会及教育机构共同的努力。只有三个环节互动、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问题。光靠我们教育机构来改变的话,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媒体呼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

  活动介绍

  征稿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抒发爱国、爱乡、爱校情怀;体现思想品德、自然、知识、语言;反映童趣幽默、游戏生活等以及展示各地传统民俗风情等。形式以诗歌、短诗、自由诗为主,每首不超过15句。征稿分成幼儿组和小学组。对来稿评选的各类优秀作品,两组均设置如下奖项:

  特等奖1名(奖价值3000元奖品)

  一等奖5名(奖价值500元奖品)

  二等奖10名(奖价值300元奖品)

  三等奖100名(奖价值100元奖品)

  优秀奖100名(奖纪念品一份)

  组织奖50名(颁发奖品及证书)

  被评选出的优秀“绿色童谣”将由省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结集出版《福建新童谣》一书,推荐至全省各中小学,并将建议各中小学组织“试唱班”,对“绿色童谣”进行推广。

  您可将自己创作的童谣作品或推荐的长期流传的民间童谣,投稿到本报。本报每天开辟专门版面刊登征集到的精彩“绿色童谣”。联系方法有三种:拨打本报热线0591-87806110;发送手机短信至13107929113;通过电子信箱glcool2001@yahoo.com.cn。童谣征集时间截至6月10日。

  活动时间安排:

  6月15日至7月30日聘请教育专家、知名作家、老师、学生代表、各设市区教育系统及省关工委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评委会,评出各项优秀作品,举办配套活动。

  8月1日至8月20日 编辑出版《福建新童谣》

  9月1日前,举办首发式

  9月12月 全省推广《福建新童谣》(来源:黄艳 郭亮 李天天)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