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连载:角逐过剩经济的悲哀——一个策划经理的手记(1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5:47 人民网

  自从进入2005年,中国家电业变得更加浮躁起来,从未消停的价格战、口水战继续升温,空调产能豪赌陷进资本“深水湾”,LG引发空调反倾销战,奥克斯汽车无奈败北,科龙资本整合黯然失色,“格美”同城相煎矛盾升级,长虹惊天巨亏37亿,TCL利润大幅下挫,熊猫手机彻底崩盘,……哪一样提起来都让我们胆战心惊,浮躁的中国家电业令世界家电制造业唏嘘不已。

  与家电制造企业一起浮躁的还有一些家电连锁经营商们,他们似乎比家电制造业更“霸道”,近乎疯狂的开店之战火已经烧遍大江南北、县镇村隅,“跳楼”、“血甩”的等低层次促销仍司空见惯,滚滚硝烟呛晕了他们的消费者,上帝们已经无路可遁,消费者被各种各样的谎言迷惑得找不着北。

  中国家电业已经处在一个市场环境非常恶劣的竞争时代,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面对着的是一个内忧外困、诚信扭曲、道德沦丧、假冒伪劣泛滥,企业间还存在着各种不可告人的不正当竞争、恶性循环的环境。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公平失衡的现象仍然存在,非法暴利,虚假宣传,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很多家电企业的经营效率与质量频亮红灯,和谐与诚信正在某些地区逐步减弱,可持续发展难以继续。某些企业还以商业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伪造账务为荣,暗自侥幸,实在不能理解。

  仔细探究中国家电业这几年的产能扩张,我们不难看出,赢取利润才是大家趋之若鹜的根本所在。前些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家电制造商们也许捞够了赌博的资本。1997年买个21英寸的平面直角彩电要3000多元,若是日本的索尼要7000元,现在买个21英寸纯平的也不过千元,那时百姓的平均工资也就是五六百元,这个账谁也会算明白。在规模制胜和技术看家的今天,回想起那时的贫瘠与愚蠢真是滑稽。

  这已经是一个剩余经济的时代,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家用电器,过剩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硬伤。然而在生存比死亡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今天,行业退出简直是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强奸”。退出还是生存,严重折磨着每一个家电企业。在资源抢夺战中,更多的家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获得充沛的资源才是维持生存的不二法门,原料、渠道、人才、品牌、政策、资金,哪一样都是击中对手的致命子弹,抢夺资源就成了家电企业最艰难的战役。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大家的激烈争斗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家电业打杀到今天,是不是就是赌博、成本、资源惹的祸呢?实际上也并非如此。投资者的种种莽撞行为也在间接影响着家电业的健康生存,如果国家和银行当初设置必要的门槛,进行必要的调控,如果大家都把资金当自己的,谨慎投资,如果不是政府、银行或股东最后来埋单,承担破产清算的责任,如果没有那么多如果,中国家电业发展到今天会是什么样子?的确,竞争带来了滋润,但更多地也给了我们太多的疼痛——因为他们是恶性的。

  让我们来看一些统计数字和资料:

  2004年洗衣机市场容量约为1500万台,产能却高达1800万台,扣除出口、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仍然呈现出产能过剩的局面。

  空调市场现有流通库存1000万套左右,到今年9月1日前消化掉只有3个月的时间,同时海尔、格力等一线空调品牌的产能扩张都到了1000万套以上,而整个市场总容量大约在5600万套左右,市场大大供过于求。由于供大于求,去年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为2.59%,远低于几年前15%至20%的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万家乐、迎燕、天元、古桥、华凌、先科等一部分空调品牌惨遭淘汰或被收购重组。

  2005年中国空调业的前景并不乐观:美的将产能也提高到近1100万套;TCL斥资2.6亿元建立的第二空调基地也在武汉东湖破土动工,其产能也因此将提高到500万套;奥克斯产能将达500万套;格兰仕5月20日在广东中山高调杀进“光波空调”,号称二期工程达到1500万套的规模;还有春兰、新科、三星、海信、志高等也在增兵布阵……各大品牌大有豪赌产能、力拼规模之势。我不知道如此重兵之下“肉体的突围”最终是不是只有血流成河?

  再看国内冰箱行业,现在年产能为2500万台,市场容量仅1000万台,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只有以降价来争夺市场,终端拼杀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数据显示,冰箱的均价已从2003年的2229元跌到2004年的1988元,降幅超过12%,冰箱的价格体系也已彻底动摇。

  由于长期的价格战,美的微波炉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尽管之前有消息称,美的微波炉去年已经实现盈亏平衡,但从美的电器的年报看,其拥有80%股权的广东美的微波炉制造公司去年仍有3000多万元的亏损。当然,很多其它品牌的微波炉也在江浙的“贴牌”工厂里艰难度日,滋润的日子也没有多少天。

  还有手机,康佳、熊猫等黯然退出,波导、TCL、联想、海信、奥克斯等也有难言之痛。在老外研究透了中国人的操作模式和消费习惯后,已经携强大的技术和资本卷土重来,诺基亚、LG、三星、NEC、索爱等国际品牌的手机大佬早已虎视眈眈觊觎中国手机市场良久,他们发动的一轮又一轮的猛烈市场攻势,肯定令国产品牌恐慌和难受。

  规模制胜现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做强还是做规模,如今看来,中国家电们似乎更应该垂青于前者。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说过:不做世界500强,只做企业500年。的确,如果进入了世界500强,而产值数字的背后却是靠牺牲银行贷款或靠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完成的,那也不是什么光明的。因为如此“500强”充其量是个外强内弱、极度空虚的庞然大物,它的倒掉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如果资金链断裂,如果利润增长不能持续。

  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做强之前,规模制胜赢不了利润制胜,中国家电如果缺少竞合,一味地缠绕、挣扎在无谓的内部争斗,过分注重于把对手搞跨,不去关注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去赢得更多的顾客和利润,最终谁也不可能很好地活下去。如此“剩余”的概念是什么——是垃圾,资本的垃圾,劳动的垃圾,技术的垃圾。我们应该警醒了!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