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海大桥建设者昨夜在百米高空期待大桥的贯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6:06 新华网
东海大桥建设者昨夜在百米高空期待大桥的贯通(图)
还没有哪一块沥青底下,可以是茫茫无际的大海。

  但是,就在风雨海天相汇之际,可以有一群不知疲倦的身影。

  这些人,用智慧和汗水,硬是在广袤的东海之上,“勾勒”出一条“巨龙”的身影来。

  他们常年在海上,被雾遮着,被风刮着,被雨打着。

  今天,东海大桥———这条“东海蛟龙”终于全然成形。昨夜,大桥建设者们难以入眠。

  那时那刻,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和缔造者,他们都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

  乘“海上电梯”习惯上下滋味

  讲述者:黄思龙(Ⅴ标施工电梯操控员)

  钢丝缆绳拖曳摩擦,柴油机轰鸣弥散油香,脚下海浪和缓地拍打着桥墩……“一天啊,可能有个几十趟吧,具体我也没数过。”黄思龙熟悉地摁着按键,被他操控的施工电梯,一如往常地在海上“上上下下”。

  海洋施工作业的特殊环境,创出了有如“海上电梯”这样的别致场景。每一天,都会有成百个工人,乘坐着这部电梯,从5000平方米左右的施工、生活平台,到达距离平台有45米的大桥桥面上进行施工。甚至直达主通航孔“人”字形的南、北主塔上,而这里,距离海面已足足有100多米。

  “你待会儿要想下来,可以按旁边的按钮,我会让电梯上来接你。”黄思龙说。“扑嗵”。电梯一阵启动,震感传至与之相连系的脚手架。记者下意识地紧拽了一把离自己最近的栏杆,看着徐徐下降的黄思龙和他的电梯,抬头平望远方,一片茫茫的大海———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记者身旁紧挨着的,不是别的,正是东海大桥被誉为“海上杨浦”之称的主通航孔主塔。为了节省空间,几乎是“黏着”在主塔周围的施工过道,已被围至最小。脚下,是由钢筋及毛竹片铺砌的简易过道,人走在上面“咯吱咯吱”作响。

  常听大桥的建设者说,在海上作业,7、8级的大风那是“家常便饭”,9、10级的台风也不见得“异常”。如今,当自己真的身处百米高空之上时,真的感觉倘再有一阵大点儿的风,自己立马就得一头栽到东海里去。

  记者在与黄思龙的进一步攀谈中得知,在大海上开电梯的不单只是男的,甚至还有“女同胞”,也担纲起“海上电梯”的操作任务来。

  “你知道明天大桥将有一个全线贯通的仪式吗?”昨天下午,记者在电梯间里问到。

  “知道。下面彩旗飘飘的,还真想下去看一看。”不足2平方米的电梯间,俨然成了“相伴”黄思龙朝夕的一片小天地。

  他告诉记者,有时候在海上平台一呆就是好几十天,有些工人甚至还在箱梁(桥面板)里面过夜。每吊完一批箱梁(桥面板),工地上都会有工人回家乡探亲、放假。

  大桥全线贯通,远比几榀箱梁完成吊装要来劲得多。看得出,黄思龙很想看到这座大桥的大功告成,他也很想回家。

  顺利通过验收是最终心愿

  讲述者:黄融(东海大桥总指挥)

  黄融不是一个能够闲下来的人。

  昨晚,还在忙着布置第二天贯通仪式搭台事宜的他,很不情愿地被记者“逮”了个正着。两句三句谈开,这位东海大桥最大的“头儿”———东海大桥总指挥终于跟记者吐露了心扉:“三年不到的时间建成东海大桥的主体工程,作为建设者我们在当中付出了很多。我们能够获得的最大喜悦,便是我们成功了。能够把中国的桥梁建设从江河引向大海,我想,这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能亲身指挥国内首座跨外海大桥建设,黄融自然倍感重责在肩:“明天,东海大桥实现结构贯通,这只是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设的一个决定性节点。接下来,还有很多附属工程,像桥面、监控、航道等方面的建设,都还等着我们去抓紧落实、完成。

  在东海大桥的各项建设中“战功”显赫的他,委婉地否认了关于东海大桥的建设进程向来就很顺利的说法。在他看来,促使每一项建设任务都能按照原定的计划,得到很好的落实、完成的,便是那几句被东海人、被洋山人“磨破了耳茧”的“洋山精神”。

  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任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献精神、不断学习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就这样的短短几句话,竟成了一个跨外海大桥总指挥,乃至他的“兵”们齐心奋进的最大动力。

  “一般说来,从结构贯通到通车,大多至少都得1年以上的时间。而我们现在只有半年的工期,这对于我们来说任务相当艰巨。”好不容易盼来了全线贯通,眼下,黄融已经在挂念起年底通车的事情来。各项附属工程能否在后半年如期完成,成为了黄融心头上悬着的又一块“大石头”。

  “即便是年底通车了以后也不能放松。”他对记者说道,“还要看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具体情况,我最希望看到的,便是2年以后,自己亲手打造的东海大桥能够顺利通过国家的总体验收。”

  “东海人”———这些大桥的建设者们,都成了一个个注定不知疲倦的人。

  合龙垂青“双塔”段

  讲述者:华春芳(主通航孔施工现场指挥)

  “东海大桥全线贯通,最后的合龙点就在这里。”东海大桥主桥主通航孔施工现场指挥华春芳指着桥面上一块已经缝合好的箱梁(桥面板),对记者说。

  而该处,恰好位于主跨度为420米的主通航孔“双塔”的当中,离北面芦潮港的岸边,已走过了有将近20公里的距离。当中位列海上段的主通航孔段,由于拥有“双塔”而异常“惹眼”。国内桥梁史上少有的“单索面钢筋混凝土箱型梁斜拉桥”,更是作为同类型斜拉索桥梁中的“翘楚”,将整座桥的雄浑与磅礴一笔勾勒出来。

  最“惹眼”的地方,自然便是最受瞩目的地方。这条仅有8米的“口子”,一旦填上,开工历时近三年的东海大桥主体工程,可以说是大桥在技术方面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也即宣告完结。“不过也没那么简单。”从这位几乎曾参与过黄浦江上所有越江大桥建设,甚至还担纲过徐浦大桥浦东段项目责任人的华春芳眼里,记者看不到任何的麻痹、大意。

  热胀冷缩,一个再基本不过的自然常识,没想到,竟然就是眼前的这个超大型跨外海大桥实现最终合龙的基本原理。据华春芳介绍,合龙处,南、北两侧各有3986个高强螺栓需要铆合。合龙段北侧先铆合,南侧要等夜间气温回落到20℃,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降温合龙法,当钢筋连接板从白天的热胀变成晚间的冷缩过程中,一出现上下螺栓孔对准的时机,立即铆合实现合龙。(新闻晚报/记者杨冬摄影 任国强 制图 邬思蓓)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