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登广告寻代表折射制度缺陷(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3:09 人民网-江南时报

  “我想登一个广告,公布我个人的联系方式,希望刚换届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够和我联系,以便把从群众中收集到的12个建议交给他们,请他们在马上召开的市两会上反映情况。”最近,深圳市民李红光来到当地一家报社,希望通过刊登广告实现自己的这个愿望,该报广告营业部与她签订了广告刊登合同确认书——5月25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了这则“公民登广告寻代表”的新闻。

  前几天媒体刚报道过:一个律师起草了一则制止公款吃喝的立法建议,在媒体上征集代表支持,可至今尚无一名代表作出回应。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民主的一种形式,在一个正常、成熟的代议制国度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这样一副热闹的景象:选民选出来的代表竭力争取各种机会在媒体上亮相,解释自己的主张,呼吁选民的支持;卖力地通过各种公共活动和公共亮相接近选民,听取选民的声音,寻求公众的理解;为了达到亲近选民的目的,更是经常不惜耗巨资在媒体上买下大幅版面——这种热闹的场景成为代议民主最有象征力量的符号。

  可在我们这里却出现了一幕幕反常的代议制场景:公民需要通过在媒体上登付费广告的方式寻找代表,需要通过媒体亮相的方式寻找代表支持立法建议——这种反常的场景折射出制度性缺陷。

  缺陷首先表现在,代表选举缺乏竞争机制。然而只有通过竞选,才会使当选代表珍惜来之不易的代表机会,增强代表的使命感,尽心尽责地为选民出力;只有“要我当代表”变成“我要当代表”,才能产生真正有激情代表选民利益的代表。

  另一方面,代表的成绩评价不掌握在选民手中。当前,选民评议代表的机会靠县级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赐予。正如为许多选举专家诟病的:自己选出来的代表,请他述职,然后对其进行评价还得靠别人“当家做主”,这种评判将很难凝聚选民监督代表的信心,结果很可能是一次没有监督效益的评判。惟有选民自觉评判代表,代表才会真正感受到民意的压力,由此产生恪尽职守的动力。

  试想一下,如果人大代表是由竞选产生,成绩评价主动权又掌握在选民手上,代表又怎么敢懒惰,“选民倒追代表”的反常场景又怎么会出现?

  写到这里,笔者从“公民登广告寻代表”这条新闻中又发现了一种反常场景:作为一名公民,李红光为了将从群众中收集到的建议送给人大代表,作出“自费登广告寻代表”的选择,而且,据报道,李红光多年来一直热心于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映各种意见———我们能从李红光身上读到一种鲜明的公共精神、积极的参政热情和成熟的代表意识,具备如此公共品质的人,应该会得到选民的热烈支持,可她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直接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呢?

  是她不想当人大代表,还是制度将她排斥在代表之外?

  曹林,《中国青年报》编辑,青年杂文家。

  《江南时报》 (2005年05月26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