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5: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十位民间艺人被聘为创作研究员

  本报讯记者刘玉琴报道:年画《西游记》、面塑《十二生肖》、泥塑《喜脉》、剪纸《安徒生童话》、京剧脸谱《关公》、风筝《蜻蜓》等几百件艳丽精彩的民间工艺作品,5月24日集中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亮相,这些“民间绝活”的30位创作者同时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任为首批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

  这些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都是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成就斐然的民间艺术家,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他们中有泥塑“泥人张”的传人张荣达、陕西王家皮影的传人王明君、徐氏木偶雕刻传人徐竹初、哈氏风筝传人哈亦琦等。被聘任的首批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是由专家和地方专业机构推荐、经过专家评审和论证评选出来的,他们所擅长的传统民间艺术门类都是具有传承性、原创性、技术性的项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艺术研究院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这些民间艺术家从理论上提升,并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通过举办展览、研讨会、录像等方式,将他们的技艺和成就整理、保护下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问世

  我国目前普查标准不统一,普查方法缺乏科学化,普查思路不够清晰,普查分类不够明确的现象将得到改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与整理、抢救与保护将有据可依———《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近日问世。《手册》通俗地梳理、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现状,针对目前各地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学术概念到实践方法,从工作思路到标准操作,都给予了比较准确和规范的阐释。

  《手册》自2004年7月起开始编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编写和论证工作。《手册》第一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5项分类的基础上,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6大类,即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体育与竞技等;第一次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制定了较为标准规范的分类代码,并根据各门类的不同特点,分别介绍了具体的调查方法,制定了细致的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对于普查的成果,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管办法。

  (刘文)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6日 第九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