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定向招生该不该取消(教育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5: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童舟 屈宏

  今年,一些地方的高校取消了定向招生计划,有的规定严禁定向就业单位及中介机构或个人参与定向就业招生录取工作。这让定向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有人进而提出要废止此项制度。定向生制度果真要寿终正寝了吗?

  定向招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了保证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能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高等学校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然而,这一制度在实施中不知不觉变了形,成为招生腐败中最严重的一环。其中,“假定向”最受人诟病。所谓“假定向”,就是考生利用一定关系,获取定向招生指标,毕业后却不到定向地区或部门工作。对于拥有定向指标的一些单位来说,指标成了单位职工子弟的特殊待遇,普通考生难以涉足。为此,一些热门行业,如税务局、电信局等等,也千方百计挤进定向招生行列。一些非定向单位、地区的考生,通过不正当手段争取这些指标,有关中介机构也纷纷介入,令招生过程弊端重重。

  然而也有效果不错的。比如这些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始招收国防定向生。清华大学首批51名国防定向生,去年全部投身军营,目前在校定向生约有800多人,1—2年后将超过1000人,占本科生总数的10%左右。他们的成功实践说明,定向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不表明这一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有人认为,带有计划色彩的定向生与当前教育和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不符,建议取消定向生,用提供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去。但从我国目前的国情出发,这样的手段是否可行存在着极大的疑惑。众所周知,中国的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观念与发展机会上。这些差别,不可能用一定数额的金钱来填平,这些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一些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去西部,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按照“谁用人,谁出钱”的市场经济原则,这笔补贴应该由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用人单位支付,但这些单位根本无力承担。让国家来支付,恐怕也难以做到。定向招生制度实施以来,为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输送了大批人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些地区人才“分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在尚无更好的制度替代的情况下,定向生应该是一个较为可行的人才培养方式。

  有人认为,取消定向生制度对绝大多数考生有利,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确实,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仔细分析一下,定向生也是教育公平的产物:通过降分录取成为定向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毕业后承担服务艰苦行业的义务。不公平的是“假定向”,通过权钱交易,演变为教育腐败的温床。在我国,目前仍有部分艰苦地区和重要行业,需要通过定向招生满足人才需求。取消定向招生,只会使这些地区的人才更加缺乏。落后地区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短缺对落后地区又是另一种更大范围的不公平。政府的职责恰恰是要制定配套政策保证公平。我们应该做的,应是严把定向招生关。哪些是艰苦行业、艰苦地区,应由相关部门来审核,不能由个别单位说了算。同时招生程序和环节应该公开透明,防止一些人搞暗箱操作。对于定向生的录取分数、招生人数等,也应该从严把握,不能“分不够钱来凑”。

  高考在即,但愿有关部门能做好定向招生工作,既防止有人借此敛财、走“捷径”,又为艰苦行业、艰苦地区选择和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6日 第十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