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5:1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讯记者武卫政报道:5月20日,随着海城地震纪念碑揭幕,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30年前的这场大地震。海城地震成功预报是地震预报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人类探索预报地震、抗御地震灾害进程中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地震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为此在鞍山和海城举行纪念活动,国内200多位地震工作者进行了专题学术研讨。

  据介绍,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地震波及周边9000平方公里范围。由于地震之前地震部门做出了较为准确的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报,当地各级政府果断采取防灾措施,极大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成功地拯救了十几万人的生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专家指出,成功的地震预报是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而地震预报一直是世界科学的难题。几十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地震观测高新技术,支持地震预报研究和实践,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继海城地震成功预报之后,又先后对四川松潘县、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等多次地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中短期和临震预测预报,有效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但目前我国地震预报仍然处于经验性的探索阶段,开展地震预报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仍然很大。

  据介绍,全球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100多次,7级以上大地震18次,8级左右巨大地震1至2次。我国各省均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统计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的50%以上。目前形势可归纳为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6日 第十四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