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创建文明的原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6:19 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上)

  一座城市,通过百姓的衣食住行、精神追求等展现出来的生活细节,往往能成为其彰显魅力、吸引全球视线的闪光点。

  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指标,更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因素。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成都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这不但为广大群众所称道,而且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强大动力。

  翻开《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16项测评标准中就有多项和生活环境紧密相连。从道路交通状况、城市绿化、空气质量到文化层次、精神追求,如此多的“硬件”设施与配套“软件”服务———拥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成为文明城市的一个硬性指标。

  要实现上台阶、大跨越,建好“硬件”设施是关键点,抓好“软件”服务是突破口。只有夯实了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抓住了文明城市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从容迈步。

  建好“硬件”设施夯实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

  去年年底,长达1公里多的天府隧道正式通车,不仅满足了每天40万辆机动车和高峰时100万人次的通行要求,还有效地优化了城市交通环境。这条隧道是去年5月才正式动工的,从开建到完工,不到半年时间。今年“五一”期间,新建的春熙路人行天桥正式投入使用,为春熙路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多方筹集资金,大规模开展中心城区的畅通工程建设。如今,畅通工程累计完成了20多亿元的投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近年来,我市着力实施“三治一植”等环保工程,工业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城区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和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成效,完成了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还启动了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城市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综合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九五”计划以来,我市连续7次进入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前10名。近年来,我市没有出现过重度污染;在超过80%的天数里,我市空气质量为良。此外,在城市绿化上,我市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目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7平方米,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2%,超过30%这一国家标准。

  下一阶段,我市将紧紧围绕文明城市标准,逐步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地面公共交通为基础的公共交通体系,使中心城区的交通矛盾得到根本缓解。同时,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进一步促进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不断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为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抓好“软件”服务把握文明城市的精神实质

  目前,我市大多数公园已经免费向市民开放,免费就意味着每年减少数百万元的公园门票收入,但这一举措可以让市民尽情享受免费绿地、尽情享受舒适生活。现在,住在公园附近的老人一大早可以带着小孙子到公园里晨练,听鸟语闻花香,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生命的乐趣……

  如今,市民们不再沉湎于麻将桌旁,不再呆坐在电视机前,去公园散步、去广场锻炼、娱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社区的活动中心里,每天都在上演精彩纷呈的文娱节目,主角全是社区居民,市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都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提倡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结果。

  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营造和谐社会。我市在推进文明社区的创建过程中,不忘文明行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年来,获得四川省文明行业、单位、村镇、窗口等共458个;创市级文明单位479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218个,市级文明村(镇)98个,市级文明社区(片区、小区)29个;市电业局、市电信局、市邮政局被命名为市级文明行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如今,我市的社区建设已成为全国一大亮点。在社区广场里,主题文艺表演、交谊舞会、象棋表演赛、拔河比赛等众多群众性文体活动吸引着居民参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便民办证中心、市民学校、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便民服务场所也开展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人性化服务,为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曾撰文指出,成都市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提高,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更加优良,是居家、旅游的最佳选择。本报记者周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