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南商人在广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7:2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河南商人在广东(组图)
河南商人在广东(组图)
王建成“四起四落”的清华硕士

  王建成是温县徐堡外镇人,兄弟姐妹9个,从记事起家里就很穷。1991年,从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分到河南师范大学工作,1994年从新乡来到深圳。在他看来,彻底改变世界的机会来了。

  然而,在深圳创业之初,带给王建成的却是一次又一次挫折。

  王建成最早是到深圳沙头角保税区一家国企做工程师,月薪580元。这比他在新乡拿的还少。当时这家国企经营濒临困境,账上只剩下9000元钱。王建成决定赌一下,他向厂长建议给自己半年时间挽救企业。“哪有这么多时间?给你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王建成自己跑市场,1个月做出6万元销售额,这已是以前的2倍了。货款逐步递增,企业开始赢利了,传出企业股东之间意见不和的事儿。王建成选择了离开。

  第二次创业,王建成虽然有技术、懂市场,但“缺少资金和胆量”,找了一家四川的老板,投资50万元。老板答应给王建成3000元月薪,20%的干股。一年后,每月销售额可以做到20万元,赢利六七万元,老板这时由于个人原因经济陷入困境,企业出差的费用都难以兑现,干股更见不到踪影,王建成只得离开。这时朋友推荐他去富硕真空公司做销售人员。五六个月过后,王建成每月的提成可以拿到两万多元,市场业务包揽全厂的80%。王建成成了员工眼中的“无冕之王”。逐渐的,他有了手机、配了车,但王建成心中常常涌现的老板梦,又让他激流勇退。

  1996年,王建成和一位老板各投资20万元开设了一家公司,当时生意很好,40万元投资半年就可以赚回来。可这位合伙人执意把工厂迁到他老家,由于理念不合,两人又掰了。

  王建成决定自己干。他掏了10万元买了套二手设备,做工艺镀膜。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实验终于成功。那一段时间他只能坐一元钱的大巴上班,而且由于企业环境不好,正在做实验,半夜电线被偷跑了。也是这一年,王建成的辛苦开始见到了成果,市场有了转机,收获了“第一桶金”。

  现在王建成属下有3家子公司,总资产已达8000万元,去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近3年来,公司每年交税800万元。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手机镀膜晶片生产商,是菲利浦等多家公司最大的供应商。④5 (图/方化摄)

  孟凡华“毛驴车”加入售后服务

  “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而是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深圳华仁达集团公司董事长孟凡华这样介绍说。

  他们公司销售最远的地方,交通之难很难想象:一次,员工为了进行售后服务,坐了3小时飞机,11小时火车,6小时汽车,再坐4个小时毛驴车,才最后到达目的地解决了问题。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孟凡华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为年销售额3亿元的“深圳市科技百强企业”。

  孟凡华出生于永城县条河乡排集村,1985年在山东大学毕业后,曾分到永城物价局工作。

  1992年,孟凡华只身到深圳创业。先在深圳振华电子公司做业务员,1994年,便成为公司职业经理人。由于在销售方面的突出业绩,公司把全国13个办事处中8个被戏称为“不毛之地”的办事处,划到了孟凡华名下,孟凡华率领的团队,销售额占到整个公司的65%。

  1996年,孟凡华与清华大学3位研究生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孟凡华出资金,他们出技术。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全数字智能带调度指挥系统”,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全资子公司、3个控股公司、两个参股公司的企业集团,年销售额去年突破3亿元。

  最近几年,孟凡华返回家乡先后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雪枫面粉厂。计划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公司,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谈起创业的感受,孟凡华认为首先得益于艰苦生活的磨砺。自己长到十几岁时,基本上以红薯为生。在家乡工作时要到内蒙古出差,一毛七一袋的方便面一买就是100袋。1992年来深圳时,住十几人一间的大宿舍,也没觉得多苦。

  这几年的成功,也得益于在永城工作期间对信息工作的投入和敏感。这些工作经历,为以后开拓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④5

  温国军“河南”二字找商机

  在广州期间,同学、朋友得知记者的任务后,第一句话往往是“为什么不采访‘河南老家’呢?”记者纳闷:我国素有“食在广东”一说,在广州打“河南牌”能有多少商机?

  温国军是“河南老家”的董事长,内黄县人,去广州前,在内黄县委招待所工作多年。刚到广州时认为广东以海鲜见长,所以就起了一个名字叫“新月海鲜酒家”,因为长期在河南做酒店,熟悉河南菜,就推出了十几道河南菜。“谁知酒店的海鲜并不叫好,反倒是那十几道河南菜,赢得了一些回头客”。

  要不要换名字,改什么名字呢?温国军想了很多,最终还是觉得河南老家最贴切。2002年农历八月十四晚上,温国军换掉了老招牌,代之以新招牌“河南老家”。

  招牌换了,内容也要换。温国军回到河南,到各地挖掘传统饮食。开封的炒凉粉、桶子鸡,郑州的烩面,逍遥镇、北舞渡的胡辣汤,濮阳的壮馍……与此同时,聘请我省豫菜名师主理,“河南老家”的局面渐渐打开了。营业店面也从400平方米扩大到900平方米。2004年6月18日,1700平方米的分店也顺利开张了。新店突出“河南味儿”,以河南地名命名餐厅、以河南风景装饰雅间,饭店还成立了自己的豫剧团,每天晚上为客人助兴。在饭店招工时,温国军堂堂正正地打出招工要求:要懂河南菜,会说河南话……

  在广州的河南人,很认“河南老家”这个品牌;河南人的朋友吃过后,也成了这里的回头客。这里逐渐成了一个河南人交流的平台,也成了透视河南形象的一个窗口。与此同时,温国军也从“河南老家”这个品牌中,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④5

  本报记者方化

  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