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莫让灰色资讯泛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7:27 大连日报

  最近连续读到几则关于星座的新闻。新华社记者王志、孙洪磊著文发问:“中小学生缘何痴迷星座占卜”;《北京青年报》署名牧也的文章认为:“迷信星座孩子无辜”;而《羊城晚报》记者孙璇则通过采访有关专家告诉人们:“翻黄历看运程助消遣莫轻信———有关专家说:运程源自古代民俗,但命运应由自己掌握,谁都无法作出准确预测”。

  “星座问题”时至今日才引起媒体这么集中而广泛的注意,让人高兴之余也颇为遗憾。我一直以为,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了问题,特别是成了中小学生的问题,媒体摆脱不了责任。媒体早该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星座“掌握”不好,便会涉嫌迷信。正如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范英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运程’源自古代民俗,教人向善、祈求好运应受肯定,但我们不能沉溺其中而失去主动。同一属相的人很多,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同,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的‘运程’、‘黄历’,谁都无法作出准确预测”,“‘运程’强调的不是后天的努力,而是先天的运气,轻信‘运程’而陷入‘有神论’,是对‘无神论’的反动”。

  我一直以为,星座之类的“有神论”,比起我们多年一直反对的宣传鬼神的封建迷信来,更有一份神秘面纱,这便是,这些年的“星座”勃兴,是“舶来品”。更准确地说,“星座”先是在港台流行而后进来的,因此不妨说是“洋迷信”,或带有“洋迷信”色彩的“有神论”。由于其具有相当的娱乐性,又由于其具有像范英先生所说的有“教人向善、祈求好运”的因素在内,因此,在社会上颇有市场。我以为,这是“灰色文化”;而形诸传媒,则为“灰色资讯”!“灰色资讯”则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有着很大的危害作用。

  诚然,现代媒体负有广发资讯的任务,负有包括娱乐大众的功能,即是说,适量地刊发娱乐内容,是其职责所在,也是大众对传媒的要求。但是,即使是娱乐内容,也有一个取向和格调问题,有一个情趣导向问题。我们的媒体,应大力宣传先进文化,抵制和批判腐朽文化;同时,对于灰色文化,要做好引导工作,多做释疑解惑的工作,而不能被它牵着鼻子走,成为它的俘虏,做它的义务宣传员。事实上,一段时间里,有些媒体,有些出版物,为经济利益驱动,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宣扬灰色文化比如“星座”之类的玩意儿时不遗余力,以至于造成社会上特别是青少年痴迷星座占卜之类灰色文化的社会现象。这一情况,值得我们警惕。Uā?Р?Р??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