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8:11 光明网-光明日报 |
郑秋月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20年来在资料整理、通论研究、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虽然现代新儒学的研究逐步由“热”变“冷”,但不会终结,并正在走向深化和细化。黑龙江大学柴文华教授的《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版)可谓是现代新儒学专题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 《研究》本着从抽象到具体的表述方式,首先对现代新儒学及其文化观进行了前提性或总体性研究。主要是: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语义解析;从两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的危机和两种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导引中探讨了现代新儒学的产生;把现代新儒学划分为“典型的现代新儒学”和“非典型的现代新儒学”;从立本于儒学、融合中西学术、构建本体论、推崇直觉四个方面阐释了现代新儒家的学术特征;把文化形上学、中国文化观、西方文化观规定为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主要问题等。其次,《研究》深入到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具体细节,通过对梁漱溟、张君劢、马一浮、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钱穆等学者各自不同文化观的研究,展示了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一些共相性特征和丰富的个性内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评析。再次,《研究》还试图以当代的理论视野,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进行价值评判:其一,从理论的层面尝试揭示现代新儒家文化观在文化本质主义、文化环境主义、文化进步主义、文化连续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化空想主义等方面的合理性及其缺失。其二,通过对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毛泽东的文化观以及张岱年、方克立等先生大力倡导的“综合创新论”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二者在综合创新形式上的理论联系以及综合创新目标、内容方面的根本分歧。其三,从中国21世纪多元文化的态势、儒学内部的可转换性资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华人文化圈的基础地位等为现代新儒学在21世纪存在的合法性进行了理性的辩护。 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研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该书尚有不少未尽之处,需要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