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为伊狂”震动了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9:10 南方都市报

  一个公民登广告寻代表委员提交建议,一篇网文让她决心做一个政府与民间的传达者

  “我为伊狂”震动了我

  对话背景

  5月24日,深圳市民李红光,在这一天的《南方都市报》A37版(深圳新闻)自掏腰包花费万元做了一个广告。该广告面向第四届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深圳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政协一次会议召开在即,我收集了源于民间,反映民生及个人建议10多条,希望通过你们在‘两会’期间提出,有意者请与我联系。”广告上罗列了十二条建议的题目,共计三百余字,并留有传真号码与电子邮箱。建议涉及降低打的起步价、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气垄断等方面内容。广告末尾的署名是:公民,李红光。

  “公民以在新闻纸做广告的形式来和官方作意见的传递与沟通,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可能是第一遭。”国内著名新闻与传播学学者喻国明如是说。广告见报当天中午,本报记者采访了李红光。

  12条建议共10万字

  我写完了才发现委员和代表都换届了,这些建议成了嫁不出去的女儿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在广告上列出了你的12条建议的名字,这12条建议,你一共写了多少字?

  李红光(以下简称李):10万字。

  记:这些都是你经过调查研究写成的吗?

  李:对。我搜集的建议基本上都是可操作性强的,有些是群众到我们审改办反映情况,我根据他们的建议写成的;有的是我所处的煤气行业出现的问题;有的是政府正在办理的;有的是报纸上刊登过,但实际执行中有一定阻力的。每一条都经过查找资料,调查情况才写成,可以说花费了我不少心血。

  记:去年你写的17条建议被形成议案提案,今年为什么又想到要写这么多呢?

  李:去年是代表和政协委员到了我们审改办,把我们这些建议给拿去,改写成提案议案,其中产量最高的就是我,忙得热火朝天。虽然署名是他们,但是代表们委员们把我们的建议都送出去了,这就是一件非常让人欣喜的事情。可是审改办是个临时机构,现在审计已经结束了,机构撤销,新的代表、委员就跟我们这些人没有接触了。我开始不知道换届的事情,忙活了半天又写了这么多条,可是写完了才发现委员和代表都换了,这些建议成了嫁不出去的女儿了。

  记:这些建议嫁不出去,就代表你这么多心血白浪费了。

  李: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是这每一条建议,都涉及到一大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这个煤气管道开户费的问题,我以前做审改工作的时候,就查阅了市工商局的文件,发现并没有要收煤气开户费的规定。我们审改办要求对方取消,他们回复我们同意取消,可是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取消。保护审改办的审改成果,是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所以我今年要继续呼吁。

  记:你自己还担任着一家煤气公司的董事长,你这12条建议里,有好几条都是涉及本行业的,比如建议对管道气价格定价,打破燃气行业垄断等建议。是不是也有维护本企业利益的嫌疑?

  李:这些跟我的私人利益没有多大关系。不管我是不是这个行业,这些问题,每个公民都可以提。正是因为我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才发现了燃气行业大量的不合理现象,才发现普通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普遍情况,我的建议才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登一个广告,愿者上钩

  我是在试了其它办法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情况下选择做广告的

  记:你选择广告的形式寻找代表委员诉民意,这种方式在委员和代表中也有一些争议。

  李:我写这些建议,不是跟政府作对,好多都是政府正在解决的问题。公民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这是宪法41条给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任何身份,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每个人都有讲话的权利。

  记:登广告的方法是怎么想到的呢?

  李:这几天新代表名单出来,我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找到他们,可是我跟他们不够熟悉,我无端端一个个打电话过去,可能他们对我也不够信任,或者有的对我的建议不感兴趣;所以我想,我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做呢?而且不能再等了,再等两会就要开了,这么一急,到《南方都市报》上登广告的主意就来了。我登一个广告,你愿者上钩,对我的建议感兴趣的,来跟我联系,和我沟通,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而且我也查阅了有关法律,我的这个行为是合法的。

  记:你觉得这个方法会帮你找到你的志同道合者吗?

  李:两手准备吧。不可能300 多个代表都对我的建议感兴趣,但是也不可能一个代表都不来找我的。

  记:现在市委、市政府已经委托人大代表杨剑昌把你所有的建议都带到市委、市政府。

  李:这是个非常好的结果。这也反映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开明和改革创新的决心。他们没有看到内容,仅仅看到标题就做出这样的决定,他们尊重民意重视民生问题的态度让我感动,这是我意料之外的好结果。我会全力配合、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提出建议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

  记者:你曾经在市委工作过,应该说你和官方沟通的渠道比普通市民更通畅。

  李:对,客观上来讲,我长期和市政府都有一些联系,如果今年不是换届,我想我也不会做这个广告。今年换届以后,我询问了我以前接触过的一些代表和委员,他们都已经不是了。我给政协、人大信箱都传了这些建议,可是暂时都没有回音,所以没办法,想到做广告,寻找对这些建议感兴趣的代表和委员。我是在试了其它办法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情况下来选择做广告的。

  没想过参选人大代表

  自荐参选限制很多,宣传也比较麻烦,大家不认识你,哪有人会选你呢?

  记:你很看重这些建议是否能被带到两会中去吗?

  李:不是说看重,而是我觉得(变成议案提案)这个形式特别好。以前我们写审改建议,都是写了交到有关领导那里就完了,可是通过去年的经历,我忽然发现这比我自己的声音变得大多了。比如有个代表根据我的建议写成议案,根据此事他又接受记者采访,一个大头像,大标题出现在报纸上,引起那么多人的讨论,而且会后好多都已经得到了解决,我觉得很兴奋,也特自豪。

  记:那你觉得现在民意和官方之间的沟通渠道足够畅通吗?

  李:我觉得还是比较畅通,我就用了我所有能够用到的渠道。比如我这些建议,很多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过,也有不少回音。但是这个变成两会提案议案的方法,我也要用,并不是我只能向领导反映,就不能找人大代表了。

  记:你想过自己去参选人大代表吗?如果成为人大代表,你就可以带着你自己写的议案到代表大会上亲自去呼吁了。

  李:没有。

  记:为什么?

  李:如果自荐参选,现在对参选的限制还是很多,宣传,贴广告的形式实现也比较麻烦,这样大家不认识你,哪有人会选你呢?而且现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没有相应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年到头都很忙,听取民意的时间也不多,有一些私人企业的代表、委员可以开热线,开办公室听取大家意见,可是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大部分委员和代表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我觉得政府应该给他们一些时间、补贴和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去做好代表和委员的工作。

  与“我为伊狂”成为朋友

  人家还是来深不久的外地人,对深圳却有这样的关注和热爱,我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做的却是这么少

  记:你有着比较长的政府工作经历,可以说是从体制内出来的,我很奇怪,为什么你却走上热心民间公共事务的道路呢?

  李:以前在政府部门工作,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很少,可是因为生病离开政府部门,在家养病期间,却发现了民间有很多以前自己不了解的情况。比如私宰肉,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法彻底取缔,后来每天大清早去遛狗,却发现那些载着私宰肉的车五六点就运到市场和各个小区来分肉了,可是执法部门8点钟才上班,再说也不知道小区里有多少卖肉点,怎么可能一网打尽呢?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在执行上能不能达到它的预期目标?如何才能达到?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记:你觉得你离开了这个体制,反而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一些东西?

  李:对,所以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做这样的一个传达者,政府和民间之间的传达者。特别大讨论后,在参与审改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这个工作。2003年,我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南方都市报“我为伊狂”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所引发的大讨论。这个大讨论对我的触动是刻骨铭心的。虽然因为作者对很多事情并不了解,所以有些观点过于偏激,但这篇网文特别有激情,以前我们在政府部门工作,都是写一些刻板的工作报告,不带感情色彩的,可是这篇文章非常有文采,非常让我感动。后来我还和作者成了朋友。人家还是来深圳不久的外地人,他们对深圳却有这样的关注和热爱,我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做的却是这么少。这对我震动特别大。我也要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以一个公民的姿态,更加积极地参与深圳的事务和改革。我觉得这几年,感慨特别多,我的前半生可以说过得很谨慎,到了现在,却过得很快乐。

  记:你觉得自己参与这些公共事务的快乐在哪里?

  李:取消一项不该有的收费,减少一个审批项目,就解放了一批企业,减少了一批腐败分子,更造福了很多群众。

  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应该毫不自卑,果断而坚强,亲自动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你觉得你和一般的民间思想者有什么不同?

  李:我因为在政府部门工作过很长时间,我非常了解很多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我对解决所有问题都有足够的耐性和韧性。

  记:你因此而少了一些理想主义?

  李:对,任何问题,我都去努力,用体制内体制外的一切方法,包括向领导反映,通过信访渠道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在解决问题上,我没有对任何一个问题抱有足够的乐观。当然我也没有无谓的怨气。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都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我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并且不断完善我的想法。

  记:你愿意去加速这个解决的过程?

  李:对。

  记:你做这些事情,追求的是什么呢?

  李:爱之深,责之切。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深圳曾经辉煌过,在改革创新上有过那么多创新,现在我们仍然应该走在改革创新的前面。就像我在一篇文章里写到的那样:“我们应该毫不自卑,果断而坚强,亲自动手改变自己的命运,发出自己的声音,深圳的希望在此,中国的希望在此。”

  采写:本报记者 姜英爽

  摄影:本报记者 黄 宇

  李红光

  曾在深圳市市委办公厅工作,后因病辞职,目前任一家煤气公司的董事长、深圳WTO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03年到2004年底以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在深圳市行政审批改革办公室任职,参与深圳市行政审批制度第三次改革的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当时,深圳市审改办的工作人员一共写了64个改革建议,李红光一人写了17个。去年两会,她的《关于实施政府行政效能评价提案》被一位政协委员采用提交后,还被深圳市政协评为最佳提案。

  图:

  李红光前日在本报登的广告。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