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府垫资2000万 助拆迁户打官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09:12 南方都市报

  政府垫资2000万 助拆迁户打官司

  烂尾地拖欠补偿款达48亿,市政府鼓励拆迁户诉讼索赔,下月拍卖首块烂尾地

  事件

  时间:5月25日

  事件:为鼓励拆迁户通过起诉房地产商解决补偿安置问题,市政府决定垫资2000万作为诉讼费

  本报讯广州市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烂尾地块取得实质进展——海珠区龙田街2万多平方米烂尾地块将于6月8日被拍卖,拍卖所得将首先补偿没有拿到补偿款的拆迁户。据悉,这是广州市政府鼓励拆迁户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拆迁补偿安置问题后,首宗进入司法程序并进行拍卖的地块。

  来自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数据,广州市共有125块烂尾地块。按照“一地一策”的解决思路,现阶段有56块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首批准备进行拍卖的12块烂尾地块名单已经出炉。此外,为了鼓励拆迁户起诉房地产商,广州市政府将垫资2000万元作为诉讼费用。拆迁户可在拿到补偿款后,再归还这笔费用。

  【目前困境】

  烂尾地拖欠补偿款达48亿

  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统计,2003年广州市登记在册的烂尾地共有125宗,用地面积91.5万平方米,已拆房屋95.53万平方米,涉及临迁户14000多户,42000多人。烂尾地主要在老四区,东山39块,荔湾24块,海珠30块,芳村1块。

  上述拆迁户大多数没有得到合理、及时的补偿。据悉,125块烂尾地块应补偿拆迁户68亿余元,已补偿20亿元,实际拖欠48亿余元。而拆迁户上访也占了今年来上访人数总量的40%。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潘建中昨日表示,上世纪90年代出现房地产热,大拆迁、大开发带来了烂尾地问题。烂尾地出现后,拆迁户的补偿安置得不到解决。某些烂尾地甚至闲置十几年,拆迁户一直没有得到补偿安置,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烂尾地块带来的拆迁户补偿安置问题。

  2003年10月14日下午,张广宁市长主持召开现场会,布置处理烂尾地块工作。市国土房管局根据工作部署,对全市125宗烂尾地块进行深入摸查,一宗一宗建立了档案。

  【解决思路】

  鼓励拆迁户诉讼解决补偿

  按照这一思路,广州市确定了以“一地一策”的方式处理烂尾地,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一是督促用地单位修复房屋,将被拆迁人原址安置,政府依法收地;二是盘活开发项目;三是动员拆迁户向法院起诉。潘建中表示,目前广州市125块烂尾地块处理工作进展顺利。

  据介绍,目前有56宗烂尾地块已妥善解决拆迁补偿安置问题或已被盘活转入正常开发,并按时支付临迁费;有13宗地块的用地单位正想方设法通过盘活地块来解决拆迁补偿安置问题。

  剩余的56幅地块将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目前,广州市已经确定了引导被拆迁人提起诉讼,通过法院拍卖地块的法律途径来解决拆迁补偿安置问题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决定垫付2000万帮助拆迁户打官司。

  【政府强调】

  拆迁户起诉胜率高索赔快

  但在引导拆迁户打官司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一些拆迁户坚持回迁,不愿起诉。对此,潘建中呼吁,烂尾地块的拆迁户,一齐告开发商,肯定能胜诉,还能解决补偿安置问题。

  潘建中表示,从目前起诉开发商的情况看,拆迁户百分之百胜诉,地块拍卖后可得到补偿安置。他特别强调一点,一个地块的拆迁户要联合起来告,这样,拍卖时就可以达到一定的诉讼标的,而且补偿时法院也好分配。也就是说,联合起诉解决问题比单独起诉要快得多,拆迁户也能比较快拿到补偿。

  据悉,为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广州市在全国率先规定,烂尾地拍卖后第一受偿人为被拆迁人,优先于银行债权和政府相关税费的债权。因此,拆迁户告开发商胜诉,土地拍卖后就可得到补偿安置金。

  烂尾地官司费逾2亿 有关部门提醒,困难拆迁户可申请法律援助

  本报讯昨日,据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透露,要把广州所有的烂尾地块处理完毕,所需的律师费用就要近2亿元,其他诉讼费用也要8000万元。

  2003年以来,为解决广州市烂尾地块被拆迁人补偿安置遗留问题,广州市政府领导曾多次表示要用法律途径来解决烂尾地块问题,并呼吁拆迁户走法律途径,政府部门也先垫付2000万元用来为拆迁户打官司。

  为了大力协助拆迁户顺利拿到补偿款,目前,已经有39家律师事务所报名参与到烂尾地块的诉讼当中来。这些律师将严格按照律师管理处的要求,为拆迁人提供统一、规范和专业的法律服务,引导被拆迁人提起民事诉讼。

  本次大规模烂尾地块诉讼的代理对象只是已经与拆迁人订立拆迁补偿、拆迁安置协议并已在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备案的拆迁合同项下的被拆迁人或已经法院、行政机关裁决,应当给予补偿安置的被拆迁人。同时被拆迁人还需同意由回迁或永迁改为作价补偿,以货币的方式解决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问题。

  由于不少被拆迁人属于困难家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广州市常住户口、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或以下的、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可以直接向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查后,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免费提供法律服务。

  对于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拆迁人,但确实经济困难,律师事务所可先垫付诉讼费用,在法院拍卖执行拆迁人财产后从分配给被拆迁人的所得款中扣除。

  小贴士

  烂尾地块可查询

  需要查询被拆迁的房屋所在地块是否属于烂尾地块等相关资料,可向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咨询(地址:广州市越秀北路89号越豪大厦;电话:83372946,83873651)。

  咨询拆迁法律援助有关问题,可拨打法律服务咨询热线12348或广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电话:83563631(地址:广州市小北路113号华宇大厦8楼)。

  咨询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有关问题,可向广州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咨询(地址:广州市龙津西路148号14楼业务部;电话:81209267)。

  拆迁户心声

  “终于见到曙光”

  昨日下午,暴雨过后的龙田街到处都是积水,几个民工蹲在一幢没有被彻底拆完的房屋屋檐下,悠闲地抽着烟。小巷子里,一位街坊带记者找到了一家拆迁户。

  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50多岁的黄伯介绍,十几年前,广州建文化宫,他们被拆迁搬到了龙田这个地方,当时,这里是一片菜地,他和邻里就用砖瓦简单地搭起了一个家。

  “这里几(很)舒服,我都唔(不)想走。”黄伯说,尽管当时和开发商签订了近20万元的补偿协议,但他并不愿意搬,更何况他至今还没有收到开发商一分钱。虽然自己的房子也被拆了,但他还是没有离开这里,一直住在附近的小巷子里。

  记者告诉他,这块地将在数日后拍卖,如果顺利拍卖,他很快就可以拿到补偿款。他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说了句:“终于见到曙光了”。

  “拿到钱才放心”

  在同福中路红十字会东侧的烂尾地块,几个住户对记者告诉他们这块地也即将拍卖的消息不以为然。一位阿姨表示,只有等拿到了钱,他们吊起的心才会真正放下来。她同时还提出了质疑,如果拍卖的时候,没有人愿意要这块地,那又怎么办呢?“我们还要等多久?”

  由于开发商拖欠临迁费、一直没找到合作伙伴、无钱开发,原住文昌北路、龙津中路及幸福大街、龙兴里等多条内巷的450多户,约1300名居民已等待了多年。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他原住文昌北幸福大街某号,有栋1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协议规定2003年底我们回迁原地新建大楼,但现在看来,这只能是普通老百姓的美梦,我们这些人有生之年都不知能否回迁呢。”

  老人说,目前开发商已拖欠他们家临迁费数万元了。某特困户1998年下岗了,今年快50岁了,一直找不到工作,家中还有他77岁的老妈妈身患癌症卧床,他老婆前几年又得了子宫癌,生活非常困难,为方便小孩读小学,他们一家人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几百元的房子住。

  市政府“四管齐下”治理烂尾楼 57宗烂尾楼半数已盘活

  本报讯对于烂尾地块,广州市按照“一地一策”,或原地修复,或盘活,或走司法程序。那广州市又是如何处理烂尾楼的呢?据悉,市政府对此也制定了一套“四管齐下”的解决策略。

  据了解,广州市老八区范围内原有57宗烂尾楼,既影响广州的城市形象,又事关广大拆迁户的切身利益,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广州市人大代表们多次就此提出建议,要求政府高度重视烂尾楼问题,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

  据悉,市政府主要采取“四管齐下”的策略治理烂尾楼问题:一是建立和完善处理烂尾楼的市场机制,为烂尾楼依法转让提供更多的渠道;二是建立和完善整治烂尾楼的工作机制,将整治烂尾楼列入城市建设管理考评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三是对法院查封的烂尾楼进行代理制试点,对一些债权人意见比较统一的烂尾楼项目,协助他们委托有能力的主体,代理债权人继续项目建设;四是对属于违法建设的烂尾楼,根据有关法规进行认定,并限期依法拆除。

  经过多方努力,原有的57宗烂尾楼中,如今已有30多宗得到盘活。

  广州市诉讼中烂尾地块情况表

  用地单位 用地地址

  广州市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龙田路

  广州海德房地产有限公司同福西路以北、歧兴直街以西

  广州明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 同福中路红十字会东侧

  中国房地产开发广州公司宝岗路怡安里(8号地块)

  中国房地产开发广州公司东华西路186-218号

  广州大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豪贤路56-76号、万福里1-3号

  用地单位 用地地址

  广东华侨房产实业总公司珠光路

  广州市德谊房地产开发公司 龙津西路273-340号

  广州市荔湾区工业总公司龙津西路346-382号

  广州市胜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文昌北路346-382号

  广州万景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带河路78-110号以东

  广州东金房地产建设有限公司东风西路源溪大街14-20号

  探访烂尾地

  征地长满草市民称遭殃

  名称:荔湾龙津西路273-340号

  烂尾年限:2001年至今

  烂尾原因:开发商无钱开发

  龙津西路273-340号属于广州德谊房地产开发公司。昨日下午,记者赶到龙津西路,龙津西路273-340号围着一堵围墙,一个大大的“P”字母很显眼。围墙内是很大的一片泥土地,上面稀疏地长着野草。现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汽车停放场,一部分是摩托车停放场。现场中已停着20多辆小汽车,不时有车辆出入。工作人员小李介绍,他们是去年才租用这块空地用作停车场的。

  附近有商铺老板向记者反映,停车场的尘土飞扬,很多时候车辆出出入入,每逢经过此地都要掩鼻而过。

  记者从荔湾区房管部门了解到,这一块烂尾地是1995年经国土部门批准开发的,而登记的拆迁时间是1999年,拆迁期限是1999年5月至2001年5月,而至于何时开始烂尾,该部门相关负责人估计“应是2001年之后的事情”。

  拆迁户搬走房屋成商铺

  名称:海珠区龙田街

  烂尾年限:3年

  烂尾原因:开发商未补偿拆迁户

  2003年,广州市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海珠区龙田街以东地段及龙田街西侧地段共21319平方米的开发权,并和300多住户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共涉及补偿款9607万元。拆迁户搬迁出去后,却没有得到补偿。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了即将首次拍卖的龙田街烂尾地块。2万多平方米的地块上还剩下沿街的部分老屋未彻底拆除,有的只剩下断瓦残垣。所有的原住户已经全部搬往赤岗、三元里等地。

  由于拿不到钱,负责拆迁工作的包工头干脆把已经拆除的开阔地办成了停车场。沿街的房屋都被该包工头出租给他人做临时商铺。

  空置七八年突变洗车场

  名称:豪贤路56至76号、万福里1至3号

  烂尾年限:1998年至今

  烂尾原因:开发商手续不完备

  豪贤路两端分别与越秀桥和仓边路交接,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历史悠久。从越秀桥往西走不远,在一片民居中间,可见从豪贤路56号路边起,一块平地上挂着洗车场的牌子。附近一位居民说,这本是一块空置了七八年的烂尾工地,最近一年才被用来开洗车场。

  洗车场有关工作人员说,做洗车场是很多烂尾地的处理办法。该洗车场是手续完备、有证照的。

  住宅与该地块相隔一条小巷——万福里的关小姐说,自从烂尾地上办起洗车场后,夜晚常有噪音,主要是很多出租车深夜到洗车场来,呼啦啦的一辆接一辆,影响居民休息。她的邻居周先生同样抱怨:在办起洗车场之前,烂尾地上常有人乱扔垃圾,惹来很多苍蝇蚊子。

  随后,记者从大塘街道城管中队得知,该地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因为开发商当初报建手续没办好而导致烂尾。

  烂尾地建房两年没动静

  名称;荔湾区龙津西路346-382号

  烂尾年限:1999年至今

  烂尾原因:开发商无钱开发

  昨日下午,记者一路探寻,然而一直没见到龙津西路346-382号这一号数。而根据附近号码,记者在龙津西路和华贵路交界处,看到一栋正在兴建的楼房,大概8、9层高,棚架未拆,绿色的棚架布把整栋楼房遮盖得严严实实,外面大门封锁。

  附近居民刘姨告诉记者,这栋楼印象中盖了很多年。她两年前从龙津中路搬到龙津西路,就看见它是这个样子,两年来一直没有任何动静,看不到有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外围也没有贴任何的告示。

  记者从荔湾区房管部门了解到,这一块烂尾地经国土部门批准建设是1985年,拆迁时间是1986年,拆迁期限是1986年12月至1999年12月。

  旧房未拆完新楼未动工

  名称:荔湾区文昌北路346-382号

  烂尾年限:1994年至今

  烂尾原因:开发商拖欠临迁费、无钱开发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荔湾区文昌北路346-382号的胜业房地产公司工地。该地块周围的老旧房子已被拆得乱七八糟,有几块空地已变成临时停车场,现场没有动工迹象。

  原住该地的几名拆迁户告诉记者,11年前,他们为配合荔湾区旧城改造,先后与开发商广州市胜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暂时迁离原住处,至2003年建好新楼后再回迁。但是,整整11年过去了,被征用的地块旧房还没拆完,而开发商所谓的计划新建楼房至今仍未动工。目前,胜业公司还拖欠了他们450多户临迁户数年来的临迁费上千万多元。

  据广州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人员介绍,接到被拆迁户的投诉后非常重视,已召集有关单位和人员多次研究,要求胜业公司每月必须支付数十万元临迁费,可该公司根本没钱。

  “拆”字写十年老屋仍旧在

  名称:同福中路红十字会东侧

  烂尾年限:10年

  烂尾原因:开发商资金不足

  “这个‘拆’刷在墙上已经有10年了哦。”坐在屋檐下的一位王阿婆有点不屑一顾。

  红十字会东侧有大片老屋,每家每户的墙上都画着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一个大大的“拆”。街道上冷冷清清,不少住户都已经搬走了,只有王阿婆以及少数街坊仍然驻守着老屋。他们说,知道开发商没有钱,所以当时也没有和开发商签拆迁合同。

  A34-35版

  采写:本报记者 肖小冰 张小余 张斌 郑小敏 叶子 实习生 钟蕴华 蔡凤 通讯员 章忠

  摄影:本报记者 张耀波

  图:

  同福中路红十字会东侧老屋墙上的“拆”字写了十年。

  本报记者张耀波摄

  鸟瞰龙田街犹如城市中的盆地。 本报记者 张耀波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