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的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11: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李延保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也引来许多的议论,其中,高校合并、大学扩招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985工程)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今天我想重点对大学扩招与学生就业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为9.8%,经过几年扩招后,2000年达到11%、2002年为15%、2004年为19%。如今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跨越。

  无论对国家发展、社会需求还是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扩招、快速发展都是件好事,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社会教育系统的大跨越,必然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如:一是扩招速度发展过快,而同一时期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没有太大增长,引发人们对扩招后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怀疑;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2004年高校(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平均就业率为73%。总共安置204万人,今后几年压力将日益加大;三是高校的巨额贷款和多校区管理成为大学的沉重负担。由于在扩招的过程中政府投入并没有太多增长,扩招而建设新校区的投入主要靠银行贷款。贷款几亿、十几亿的高校比比皆是;四是伴随着高校扩招,一批民办学院和独立学院迅速发展,成为发展高等教育的补充力量。其中,绝大多数投资者企求能从教育的经济效益中得到回报。这与传统理念中高等教育非产业属性观点相悖。

  这些问题正是高校扩招后导致社会议论的主要原因,也是如何正确看待大众化高等教育、应对大众化教育阶段新问题的关键。对此,提出如下一些观点供讨论:

  首先,能迅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高校在其间承受巨大压力,功不可没。

  在精英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英才和科技英才,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将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当今世界,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性日益增长。对许多人来讲,上大学已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谋职业,更看重的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生存价值和生活质量。因此扩大高校规模正是解决社会需求和高校容量之间的不平衡,越是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的年限就越长,毛入学率就越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了“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无论对国家发展、社会需求还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扩招、快速发展都是件好事,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次,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决不仅仅是量的增长,

  同时也是质的变化。表现在高等教育观、高等教育功能、领导与决策、学术与质量标准、入学选拔方式、课程与教学形式及学校管理模式等许多方面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果说,精英教育的特点是同质化,大众化教育的特点就是多样化。表现在,一方面建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实现大众化教育的途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及建立相互贯通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竞争有序、使各类学校相安发展的高等教育秩序。通过构筑“立交桥”(如选读学分、专升本等)最终建立多样化的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树立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分类型、分层次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必须强调,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整体上从精英型转向大众型之后,精英教育还会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可办出水平,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质量需求。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招生已经成为学生的“买方市场”,高校之间争夺优秀生源将会愈演愈烈,学校的“品牌”与“定位”将成为检验学校领导智慧和能力的试金石,学校盲目“攀升风”必将受到遏制。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最终应当导致学校的分化,导致学校“质量意识”升温,导致学校办出个性和特色。

  “就业问题”本质上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各种工作机会,而大学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能力。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动下有两个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值得研究形成新的观念。一是传统的“就业观”。中国高等教育(包括旧式官学)经历了从“读书做官”到“读书就业”,在计划经济下,“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强调“专业对口,分配对路”;到市场经济时期,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又从“读书就业”过渡到“读书择业”,毕业生以自己的专长、能力、素质去适应社会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学校教育也更加重视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随着大众化事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各类高等教育,大学教育成为基本的文化需求,“读书择业”逐步会被“读书成才”、“读书创业”所代替。

  有人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由于大学扩招所造成的,说法欠妥。因为扩招只是给客观已存在的人享受更长的教育机会,这些人不上大学同样要寻找工作岗位,只是不会去挑选专业性很强的岗位而已。因此,“就业问题”本质上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各种工作机会,而大学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能力。大学毕业生应当有做任何工作的思想准备,社会舆论要给大学生更多的宽容、理解和支持。要找到理想工作竞争会是激烈的,但如果能创造一个自己理想的工作更富有挑战。要学会选择,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天生我才必有用,即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做得更加出色。

  无论教育是不是“产业”,国外教育正在赚中国学生的钱,我们为什么不拿这些钱来扶持国内的教育?

  二是关于“知识产业”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已经超越了其他国家在相同时期、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政府的投入又显得明显不足,照此下去,要继续承载如此发展速度已十分困难。从国外来看也有同样问题,各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再往普及方向过渡时,遇到同一问题是教育经费同比增长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要求大学提供高质量并可负担得起的教育服务;另一方面支持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已无法忍受传统的“高消费,低产出”的高等教育模式的经费增长。

  这里触及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即教育的“产业”属性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是很神圣的事业,是沾不得任何“铜臭”的,我们常说教育的“政治属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讲教育的“文化属性”,传授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但最忌讳的是讲教育是否具备“产业属性”,许多教育家或政府官员一再声明教育不是产业,教育是公益事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杜德斯适在《21世纪的大学》一书中指出:历史上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由税收来支撑的,公共投资既决定又保护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公共目标。然而,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21世纪私人资金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就有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由私人资助、市场推动的“全球知识和学习产业”是否能够保存大学重要的传统、价值标准和广泛的目的吗?或者是否需要新的公共投资来保护美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公民的目的呢?简单说,教育走到这一步,非变革不可,要么给足办学经费,要么寻求新的支持和发展思路。

  其实,中国近年来大学能维持下来,早已依靠多渠道拓展学校的财源。人们虽然不提“教育产业”,但更多的讲教育成本和办学效益。国外大学面临的情况也大体相同,当前有两种趋势值得重视与研究:一是,高等教育全球化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已拉开帷幕,而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争夺的一块大蛋糕;二是,构建大众化教育下高等教育体系,在投资渠道上不仅要大力发展民办学院及独立学院,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及人们终身教育的需求使网络教育、虚拟大学及学习软件提供的教育支持能更灵活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最后,我的结束语是:一、不要总是批评高校的扩招,应当为高校争取经费出招;二、不要总是抱怨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没有文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业更难;三、无论教育是不是“产业”,国外教育正在赚中国学生的钱,我们为什么不拿这些钱来扶持国内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事物已发生本质的变化,我们的理念要跟上,措施要跟上,少争论多干事。

  (本文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在“前沿大讲坛”上的讲演摘录)(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