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天的辉煌与明天的美丽(记者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2:51 人民网-华东新闻

  有人戏言,科技是明天的事,教育是后天的事,而人们关注的只是眼前的事。所以,科普,关系我们未来的科普,面临窘境,也就不足为怪。

  一直以来,科普都与科技创新并称为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重视、推进,《科普法》的颁布实施,为的都是保证科普工作的有效开展。只是说不清楚从哪天开始,我们普通老百姓对科普的热情似乎减弱了。

  原因究竟是什么?

  科普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取得的效果难以验证,会不会使其投入受到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时间去科普吗?面对丰富而多元的世界,人们对科学的关注目光,是不是会被分散?

  这些猜测,或许都有道理,或许都不全面。

  可贵的是,不管环境如何变幻,仍有大批专家学者不为名利,坚守着一份科普的社会责任。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20世纪20年代,有一位冒险家攀登珠峰,快到峰顶时,突然被狂风卷走,从此失踪。在他开始登山之前,有一女士问他:你为什么非要爬那座山?探险家说:“因为它在那儿。”同样,为什么要科普?因为科普就是科普———没有科普,哪有科学的代代相传?没有科普,哪有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普,传播科学文明的信息和精神;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和温床;科普,能使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得到推广;科普,是科学的“丝绸之路”。

  许多城市和乡村,都在科学普及上做着大量有益的探索。像上海,开设科普游览路线、为中小学生发放“资料包”、拨出专项资金修建国际领先的科技馆、安装电子科普画廊,力求将科普与文化艺术等相结合。还有很多人,在为科普默默地奉献。

  种种努力,为的都是能够实现科普在今日的辉煌———换言之,就是为了我们社会明天的美丽。

  《华东新闻》 (2005年05月27日 第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