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车市加价还能加多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07:03 大众日报

  孙秀岭

  “五一”长假过后,盼望着车价进一步走低的消费者未能如愿。原以为上海国际车展上新车迭出,竞争加剧,车价一定会纷纷跳水,未料到大多数车型价格坚挺,个别车还不降“反涨”。许多消费者疑惑:是不是车市价格到了底,该涨价了?(5月25日《经济导报》)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国内车价最近的变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涨价,而大多是经销商的加价售车行为。如在很多售车处,商家们在报完“厂家指导价”后,都要附上一句“目前没现车,提现货需要加价”。加价与涨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对消费者来说,最终效果都是汽车零售价升高了,常常给人以汽车“涨价”的感觉。

  但涨价是涨价,加价是加价,二者还是有着本质区别。

  一般来说,汽车是否涨价,主要由市场和成本决定,是汽车生产商的行为。尽管有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但对目前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依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也有足够的降价空间,成本不是涨价的主要因素。至于市场,一方面,国外品牌汽车源源不断进入国内,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厂家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从大背景看,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并将长期处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阶段,大多数汽车的价格,没有逆市上扬的市场环境。

  加价,是汽车经销商在厂家指导价没有变化,即在没有涨价的情况下,利用暂时的供需差,进行“趁火打劫”的一种行为,一般多发生在新车型或畅销车型上。一位经销商曾泄“天机”:自从今年以来,汽车销售老是不温不火,于是厂家和商家改变了营销策略,尽可能不让消费者买到现车,通过多种方式形成一种“预订、排队、很难拿到现车”的景象,从而形成紧俏和脱销假象。近期上市的新车型,普遍玩起了这种经营策略,他们故意制造市场的饥饿状态,让消费者以为不抓紧买可能要涨价,迎合了部分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心理,以期望卖更多的车。

  由是观之,国内车市价格重心整体下移的大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价格下降的快慢,有些起伏也不新鲜。加价不同于涨价,这是商家故意搞的一套“饥饿疗法”,是销售商变换着法子对付消费者心理防线的攻心战,是一种小范围的短期蓄意炒作,等等。有人建议,税务部门等应介入商家加价行为,看一看是否存在偷税漏税;工商部门和消协组织也应调查,看加价的背后是否有欺诈消费者的恶意。

  随着今年号称多达70款的新车下线及车辆供应量的扩大,特别是进口车源源不断地到岸,新车型频频面市,车市的竞争压力肯定越来越大,新一轮价格战在所难免。笔者以为,目前的汽车加价行为,肯定不会太长久。对消费者来说,切莫把加价理解为涨价,也切莫“追涨杀跌”,理性消费才是最好的选择。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