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花鼓”天天入农家——记衡东县花鼓戏剧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7日17:45 红网

  在罗荣桓元帅故乡湖南衡东县,流行着“每逢喜事必唱戏”的风俗。这种风俗的形成,立下头功的就是享誉三湘艺坛,曾四次进京拿奖的衡东县花鼓戏剧团。

  翻开团史,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该团走过的47年历程中,获得的国家(部)级荣誉有4项,省级荣誉达40多项,市(地)级荣誉竟达60多项!最近,该团又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厅评为“服务农民模范剧团”。

  近5年来,他们每年下乡演出在340场以上!为何该团能在全国戏剧行业不景气,不少剧团改弦更张的“大气候”下越办越兴旺,乃至成为全县农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呢?5月27日,团长刘涌涛在接受采访时说:“农民兄弟那里有个庞大的演出市场,只要肯花心血,就会给你无尽的回报……”

  “扁担剧团”、“土车剧团”、“大篷车剧团”、“流动舞动车”……一溜子名称记载着几代演员探索方便农民看戏途径的深深足印

  5月26日,在衡东县白莲镇铁坪村,停着一辆外型特别的“的士”,车的两侧,是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文选德手书的“流动舞台车”。车上,是一个35平方米的舞台。舞台上的悲喜,正牵动着村民的心。戏演完了,人们仍围着“流动舞台车”细细地打量,啧啧称奇。

  “唱戏容易搭台难”曾经严重困扰着演出市场的拓展。从前,乡下唱戏总要提前一天,请10几个精壮劳力,借上几十扇厚重的门板拼搭;改革开放后,农村逐步富裕了,厚重的大门板没有了,呆在乡下的精壮劳力也少了,农民想看戏可没法搭台。铁心为农的演职员们始终把送戏上门作为天职。在最初的“扁担剧团”年代,演职员们硬是用箩筐挑、用背篓背,带着“行头”步行到乡下去演出。最远的演出地点离县城达70多公里,来回一次要三、四天。那时,磨破脚板鞋帮是“家常便饭”。为减轻演员的劳动程度,团里曾购置了十几台“土车”,可翻山越岭时,常常车翻人伤。后来团里景况稍稍好点,就买了台手扶拖拉机……

  1991年,时任团长的周季子设计了“农家演出车”,由一辆中巴改装而成,乡村机耕道都可行驶;车顶是折叠式钢板舞台,车内有20个软座;演出时,车箱便是服装、化妆、音响、灯光操作室;演出结束时,车内软靠背摊开便是可容纳8至10人的“席梦思”床。农民请剧团唱戏,不用搭台,不用雇车接送演员,只需打个电话,再花上几百块钱,坐在家门口,就可以过足戏瘾!据统计,该车投入市场的8年间,剧团平均每年下乡演出达280多场,有时,同一个日子有几户农户争相邀约,演员们不顾疲劳,一天跑两个点,演出三、四场。它的面世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亲切地称它为“农家大篷车”。

  由于改装的车型难以承载来自车顶的重力,这台享誉中外的“大篷车”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潜伏着一定的危险。周季子经过三年精心设计,终于推出了新一代“流动舞台车”,并申请了国家专利。随后,湖南省文化厅专门订制了9台“流动舞台车”,作为最贵重的奖品,奖给了全省9个成绩突出的演出团体。“流动舞台车”的面世,使衡东县花鼓戏剧团进入了“订单时代”,一年到头,几乎天天有演出订单。有些吉日,请唱戏的特别多,往往要提前一两个月才能抢到“先机”。

  大戏、小戏、新戏、古戏,乡亲们需要就“有戏”;编戏、导戏、排戏、唱戏,演活农民就成了“精品戏”

  衡东县花鼓戏剧团在调查中发现:农民需要多层次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戏剧作品,剧团必须拥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就会失去农村这方市场。

  在大量恢复、移植古装戏的同时,剧团把创作、生产反映新时期农村生活的现代花鼓戏作为新剧目生产的重中之重,并把“演活农民”,艺术地再现当代农村生活作为创精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编剧、导演、排练、演出等各个环节之中。

  为落实“来自农民,回报农民”的创作思路,真正做到演农民,象农民,他们无论到哪里演出,都要和当地农民拉家常,利用演出闲暇与农民一起插秧、扮禾、交朋友。发生在农民身边的那一则则鲜活的故事,成了他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一出出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现代花鼓戏就这样脱颖而出。

  1992年,他们在霞流镇演出时了解到:有位农民因家庭贫困,谁也瞧不起,40多岁还光棍一条。后来他爸爸的朋友从海外给他带回了几十万元钱。一夜之间,上门说媒的成群结队,且被介绍的对象中不乏黄花闺女。而同时,他们还发现,许许多多的农民多年坚持义务照顾五保老人。透过这些素材,他们看到在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兴起的同时,拜金主义也在腐蚀着农民。利用这些素材,周季子执笔创作了大型现代花鼓喜剧《喜哥走了桃花运》,辛辣地讽刺了拜金主义、利已主义,讴歌了“人间唯有真情贵”的高尚主题。该剧上演后,在全县农村引起轰动;针对一些农民对独生子女单纯从物质享受上关心,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创作了警醒农家父母重视独生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小戏《不能代替》,倡导农民学法、守法、用法,他们创作了《桔林新事》;反映农村党支部大胆解放思想,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他们创作了《舞龙头的人》……这些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的新剧目,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荡涤着封建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让农民在大过戏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珍珠乡一位老大娘看了这些戏后深有感触:“看这种戏,花一万块钱也值!”不少乡村干部感激地对演员们说:“你们演一场戏,比我们作几场报告还顶用哩!”

  近10年来,该团恢复、整理、移植剧目达60多个,自创新剧目16个,形成了大戏、小戏、新戏、古戏门类齐全的良好局面。有6个自创剧目投入市场不到一年就演出了100多场;有12个新剧目成了剧团常演不衰的“看家戏”。其中《桔林新事》、《舞龙头的人》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百场奖”,《喜哥走了桃花运》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今又中秋》获全国“群星奖”文艺会演金奖。

  把演员“赶”下“海”去,让他们找到拓展演出市场与满足农民需求的契合点;演员少休息一天,成百上千的农民就多看几场戏

  除了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到初三外,衡东县花鼓戏剧团20多名演职人员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日子。他们经历了改革的阵痛。

  当改革大潮汹涌而来的时候,这些吃惯了“皇粮”的人,也曾惊慌失措,心灰意冷。剧团的财政拨款减少,“人头经费”没有保障。改革这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剧团培养了一个“购买力”十分旺盛的“市场”,而另一方面也端掉了他们捧在手里几十年的“铁钣碗”。

  面对严竣的形势,团里果断作出决定:财政上拨的经费全部用于事业发展,团员们的收入全部到市场上去找!他们将全团划分为办公室、演出部、培训部和经营部,每个部分的及每个岗位都必须完成一定的业绩指标,才能拿到基本工资,超额有奖。特别是对演出队,每年都把生产、演出、创收、人才培训等指标写入目标责任状,根据不同岗位确定不同档次的基本分,按照参加排练、演出时间的多少实行累计,按分计酬。

  被“赶”下“海”的演员们十分清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就是全县20多万农户,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优质的服务,就会被市场抛弃。他们主动调整心理,校正座标,找到拓展演出市场和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契合点,自觉地把“铁心服务农民”的团训落实到行动上,青年演员邓赛玲为了不耽误新剧排练演出,两次中止孕妊;退休演员向云德不顾体弱多病,沤心沥血为团里培训后备演员,弟子们结业成才之际,便是他含笑九泉之时;退休导演聂德友临终前不久,还在指导演员们排练新剧……盛夏酷暑,在乡下顶着烈日演出时常有人中暑晕倒,但从不见有人退下火线,按摩几下,吃点药,稍事休息,又走上了舞台。此情此景,常常令农民兄弟热泪盈眶:“衡东剧团是我们的铁杆朋友”。

  农忙季节和没戏演的日子本来就很少,而这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轻松。团里总是利用这些日子排练新剧,把演出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缺点逐一挑出来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美。团里为谋求长远发展,总是在灯光、音响、导具、服装、背景等方面不惜重金,尽量让农民兄弟享受现代声光技术。有时候,演员们连续演出两个多月,没有一个休息日,家里人心疼,他们总是说:“我们少休息一天,成百上千的农民兄弟就多看几场戏哩!”

  衡东县花鼓戏剧团就是这样,在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也越走越宽广……(稿源:红网)(作者:成新平 赵贵雄)(编辑:何冰)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