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惊人浪费缘于规划“行规”的软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00:09 红网

  “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的建筑业的铺张浪费,正在中国大张旗鼓地上演。”这是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教授郑光复说的一句话。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也曾透露,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增建筑中节能不达标的超过八成,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005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对一个城市来说,城市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城市规划造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规划造成的浪费必然造成建筑上的浪费。然而在我国造成规划与建筑上的浪费,大都是“业主点菜、国家请客”。《中国青年报》举了一个典型案例:重做方案的奥运文化体育中心最终核定造价达45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预算,为追求“极具震撼性的视觉效果”,对周边区域造成了光、热和声污染,在抗震,防火和交通设计上也存在严重缺陷。经多次优化无法完满解决,为此有关部门被迫花钱买断原设计,彻底重做方案。这些成本很显然又是国家当“冤大头”(由纳税人负担),但普通纳税人却难有机会享用这些代价高昂的设施。因为造价高,要收回成本和维持运行,这些大型公共建筑在建成后的使用中往往需要高额票价的支撑。拿广州新体育馆来说,该馆每年的维护运行费用至少要1700万元,开业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在城市规划界有一句顺口溜:“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顶领导一句话。”这句顺口溜很能说明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城市建设惊人浪费这个“病根”在官本位。在国内,评审组中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员是本地官员或招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专家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决策权仍把持在地方官员和业主的手中。正如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所说的,“现在许多有争议的建筑设计,虽由建筑师绘制,但其设计要求来源于领导思想。什么‘新、奇、特’,什么‘一百年不落后’,这些提法大多出自各级领导之口。”而按国际惯例,在专家组评审阶段,专家组里应该有政府官员、建筑师、工程师、历史学家、法律人士,还应有规划、艺术、环境方面的人士,并且实行“一票否决制”。

  通常,城市规划一经制定,其执行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必须受相应法律保护,但在官本位体制下,领导的意志往往大过法律。一旦政府领导换人,新任领导出于种种原因,比如个人爱好,比如为了和以往领导的风格、政策有所区别,往往拿规划开刀,任意改变前任任期内制定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针,甚至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生活中这样的事已是屡见不鲜了。城市规划应有一个严格的“行规”,应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好的规划没有好的城市接力地落实便实现不了。再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惊人的。

  衡量一个城市建筑环境质量的优劣,最重要的是看人与环境的关系处于什么状态。两者最理想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城市是广大市民居住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就应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德、法、英、美等各国的城市规划决策程序中,通过公众意见调查、社区论坛、公众评议、公众审查、公众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保证了公众的参与。为了确保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法律通常还规定,相关决策者对未予采纳的意见必须逐条给出未予采纳理由。而在我国,这方面的确比较欠缺。因此,要遏制规划建设上的铺张浪费,就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实行专家组评审“一票否决制”,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实有效地保证公众的参与度,使其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严格“行规”。(稿源:红网)(作者:洪巧俊)(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