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研究生教育要名实相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00:15 新京报
研究生教育要名实相符(图)
漫画/许英剑

  最近,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从5月14日开始,《新京报》连续发表了多篇评论。在我看来,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就业压力引发的考研热,直接推动了研究生扩招。由于导师数量、教学资源难以同步扩张,研究生教育的确出现了“一把茶壶配二十个茶杯”、英语上大课等种种弊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滑坡、文凭“含金量”的降低,理当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身在高校,感到来自研究生的变化同样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比较功利的,主要为一张文凭;而且,他们毕业之后绝大多数的确也并不从事本学科的学术工作。一个本身缺乏学术兴趣和潜质、今后也不从事学术工作的学生,非要按学术型的目标强行培养不可,还要公开发表论文,效果会好吗?

  这不论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巨大的浪费。

  造成研究生培养脱离现实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在1980年制定的《学位条例》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当时,研究生教育刚刚恢复,数量和规模非常之小,培养的绝对是学术精英。参照前苏联的学位制度,我国硕士的培养目标相当于前苏联的副博士,学术要求较高。在多数西方国家,硕士研究生仅仅是一种过渡性学位,学制一到两年,以课程为主;真正高水平的学术训练是在博士生阶段。此外,研究生学位有学术型与专业型之分,前者培养的是从事基础性、理论性研究的学术人才,后者偏重于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的是工程师、临床医生、律师等高级专业人才。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远多于学术型,因而,美国博士阶段专业学位的数量也要超过学术型学位,如学教育的有授“EDD”(教育博士)和“PHD”(哲学博士)学位之别,选前者的学生约占90%以上。我曾向一位美国资深学者了解,美国两年制的硕士究竟是否需要做论文。回答是学生可自行选择做还是不做,如做论文可加获“荣誉学分”,它对就业没有作用,但对申请读博士学位有参考价值,可显示学生的学术能力。我又问硕士论文需要有“创新性”吗?他大为惊讶:这怎么可能呢?他还在学习,硕士论文的内容很多是对经典理论进行验证,做一重复性的实验。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问题,一是硕士阶段的目标定位过高,二是以单一的学术型学位为主。

  近些年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应用型的专业学位,如“教育硕士”、“工程博士”等,但数量和规模非常之小,未受到应有重视。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硕士生培养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应当实事求是地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使之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状态和就业需要,将多数学位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

  同时,严格对博士生的培养和学术训练,减少招生,延长学习年限,从而使大多数为追求就业的和少数追求学问的研究生能够各得其所,适才适学,学用一致。

  只有这样,硕士生学制三年改两年才具有实质意义。

  这样的“降低”也许反而是一种进步。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员)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