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再人寿事件”彰显公司治理严重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07:50 人民网

  再保险,“保险的保险”,是为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整个保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再保险也常被称作直接保险业的“稳定阀”。我们很难想象,“再保险”也有不保险的时候。中再人寿就是这样的活鲜鲜的例子。

  近日,保险界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丑闻,在财经业界不胫而走。中再人寿因为有大量资本金陷在了汉唐证券,大半资本金被掏走。这对于注册资本金只有8亿元,年保费收入20多亿的中再人寿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至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判断,中再人寿这笔巨额资金是委托给汉唐证券理财,还是一般的经纪业务。但无论如何,这起事件之所以需要检视,需要重新引起重视,还在于这并不是一起偶然性事件。

  正常的经纪业务,保险公司通过租用券商的席位进行债券、基金交易,交易的决定权在保险公司,券商只收取佣金。但在债券回购交易中,保险资金极易被券商挪作他用。然而,中再人寿却选择了汉唐证券这么一家并不十分出众的证券公司,而且汉唐证券当时已经有了引爆危机的苗头。因此委托理财也好,经纪业务也罢,中再人寿当初何以将大量资金流向规模、实力均不出众的汉唐证券,此当为中再人寿事件思索之一。

  由此引申至投资决策的过程。这起事件固然金额巨大,但很显然,涉案金额不是问题的要害,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笔巨额资金投资决策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实施的?至于是属于“经纪”还是“委托”,在责任这个角度上已经不重要了!

  近十余年来,国有大中型国企一直致力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中再人寿是在集团控股的前提下“股权相对分散,各投资主体大体均衡地共同持股”,然而,这么大的一笔投资,不用说股东大会,连董事会都没有讨论。保监会对中再人寿董事长姚和真进行调查,发现流入汉唐证券的资金姚和真竟然一问三不知,董事长在保监会面前的尴尬,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再人寿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之严重。

  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企业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董事长与总经理职位的分离,股东重要性的增强,以及聘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等等。然而,这一切,在中再人寿成了不必要的摆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成了一句套话空话。在张恩照时代,形同虚设的建行董事会造就了一桩“张恩照丑闻”。对于中再人寿事件来说,更凸现出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我们不禁要问,中再人寿的董事会哪里去了?中再集团的董事会哪里去了?无论是中再人寿董事会,还是中再集团董事会,当初对这批资金是怎么出去的,均应有权过问,否则就是严重失职,也是对全体股东的亵渎和不负责。中再人寿事件彰显制度严重缺失,当为此事件思索之二。

  中再人寿的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不仅仅是表现在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公司内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也存在重大缺陷。财务和投资一个是监督部门一个是业务部门,放在一起有明显的利益冲突,这么明显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改正。我们发现,在引入IFC、日本东亚再保险株式会社、新加坡新政泰达投资有限公司等国际策略性股东之后,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观,看似普通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然而小误终于酿成大错。

  至此,我们尚无法判断,这笔巨额资金是如何出去的,以及出去之后可能涉及的个人利益关系。对于中国金融市场而言,也许中再人寿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去年人保财险投资于上市及非上市证券的净亏损近9.48亿元,其中仅基金浮亏就达7.4亿元。加上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公布的年报,三大保险公司的投资浮亏已逾25亿。从人寿、人保、平保、再保的被套,到证券公司深不可测的窟窿,以及银行业巨额的不良资产,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到了决战的严峻时刻。

  除却中再人寿事件,国内保险机构看到金融衍生品业务相对于传统资金业务来说,其利润较高,因此都比较重视这项新业务的开展,但在总体水平上,还处于跑马圈地阶段,风险控制手段仍显不足。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是先要制订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然后再开展业务;而在国内的做法往往是先将业务做起来,然后在发现问题后再来完善制度。采取前一种做法,需要事先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都考虑进去,并用法律制度予以规范,这样做风险会相对得到降低。否则,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出来,从而阻碍市场的向前发展。而中再人寿事件发生之后,才来检讨这起事件的制度缺失,显然只是亡羊补牢。

  如果连保险业都出了问题,“保险的保险”出了问题,“再保险”也不保险,对整个金融大局来说,恐怕不能不引起重视。对于再保险业务来说,经营上并无太大压力,然而资金运用如此草率,为了投资收益而威胁到保险公司背后那些更需保护的保险投资人的利益。保险公司如何稳妥、有效、安全地运用资金,做好资产保值增值,当为此事件思索之三。

  证券业投资风险莫测,保险行业却如此掷重若轻交给券商,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政府对于国企炒股的规定,一直没有明确的法规条文,而且政策往往复复。目前股市是沉疴已久,人心涣散,想有所起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中蕴含的风险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中国股市还处于发育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没有对冲机制,股票投资积聚的风险无从释放。解禁国企“炒股”,以目前各投资主体的投资冲动,风险难以控制。此次中再人寿事件,就是中国股市难以预测的系统性风险造就的券商和保险的两败俱伤。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保险公司极其缺乏合格的金融投资人才,对国内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都明显缺乏研究,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很多企业更是无从谈起。但是,由于股市的高收益以及“盈利属于企业、亏损则是国家负担”的思路作祟,在实践中,以各种名义炒股盈利的寥寥无几,倒是一群不相干的人利用其大赚特赚,严格地看,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流失。从此次中再人寿事件来说,有必要重新研究国企资金进入股市,重新检讨金融混业经营,此当为此事件思索之四。

  检视整个事件,重拾中再人寿总经理冯宏娟的话:“我们是刚学走路的新公司,犯错误在所难免,肯定会摔跟头,交点学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固然,对于“伤疤”未好忘了痛的冯总来说,这几亿的资金打了水漂,只是“学费”而已。而对于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对于中国保险行业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