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波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9:44 新华网

  新华网布鲁塞尔5月29日电(记者卢苏燕吴黎明)在9个欧盟成员国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之后,与德国一道被称为欧盟“发动机”的法国29日通过全民公决对这部宪法说了第一声“不”,使欧洲一体化建设出现波折。

  法国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之一,被誉为“欧盟之父”的舒曼是法国前外长,被誉为“欧盟宪法之父”的德斯坦是法国前总统。可以说,没有法国就没有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今天。然而,恰恰是法国对旨在加速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欧盟宪法说了“不”。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设一个拥有4.5亿人口的强大欧盟,让欧洲在世界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各个舞台发挥更大作用,得到更多实惠,是几代欧洲政治家的梦想。欧盟宪法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条件,而法国的这个“不”字却使欧洲理想的实现面临新问题。

  法国公决否决欧盟宪法,可能动摇一部分欧洲人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信心。东欧一些新入盟和准备入盟国家的人士甚至称,法国的“不”字等于反对欧盟扩大,这与欧盟缔造者建设大欧洲的梦想完全相左,欧盟将何去何从呢?

  法国公决的结果也对未批准欧盟宪法的国家产生影响。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瓦尔斯特伦表示,法国的“不”造成了一股冲击波。继法国之后,荷兰将于6月1日举行全民公决。目前,荷兰的民意测验已显示“不”派占优势,法国的否决无疑为荷兰不支持欧盟宪法的人壮了声势。此外,许多英国政界人士称,作为欧洲一体化积极倡导者的法国说了“不”,“疑欧”势力活跃的英国可能失去继续推动欧盟宪法批准的信心和动力。

  《欧盟宪法条约》规定,欧盟成员国应该在明年11月1日以前完成审批程序,如果有1个或几个国家没有批准,那么在25个成员国中至少五分之四的国家批准的情况下,宪法将被提交欧盟首脑会议重新讨论。尽管如此,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还是对欧洲一体化建设充满信心。他说,法国的“不”确实给加速欧盟发展设置了障碍,但它改变不了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方向。

  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1952年法国曾对建设欧洲防务共同体说“不”,1992年丹麦人曾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说“不”,2001年爱尔兰人曾对《尼斯条约》说“不”,但欧洲一体化建设一直在发展。容克认为,法国公决结果表明,政府没能使公众真正了解欧盟宪法的内容及其含义,将于6月中旬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将着重讨论如何使宪法顺利实施的办法。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法国公决结束后表示,欧盟已走过漫长的道路,欧洲人体会到今天的一体化建设成就来之不易,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欧盟应该给法国一段时间,让法国人继续就欧盟宪法进行辩论。

  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总司前负责人勒布伦对新华社记者说,如果法国在1952年不曾对建设欧洲防务共同体说“不”,今天的欧洲“早已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了”。法国的一个“不”字曾经让欧洲共同防务建设进程延缓了半个世纪,今天法国自己反而成了欧盟共同防务的积极推动者。由此可见,法国今天的“不”并不意味着将来仍然说“不”。

  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上,每当遇到困难时,欧洲人总能找到排除障碍的办法,并在调整步伐后继续前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