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人民的渴求与愿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13:41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陈依元

  最近宁波的报纸上,有两条消息引人注目:一是海曙区尹江岸社区500多位居民自发成立7个居家养老服务小组,旨在为社区内六七十岁的特困老人或残疾人提供生活、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二是已有805人自愿捐献救命骨髓,争当“爱心使者”。这既是城市中的两朵文明“小浪花”,更是创建和谐城市中的感人新事:前者是社区和谐,后者是人际和谐。在今天的宁波,为和谐城市添砖加瓦,已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是人们心声的最好体现,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和谐统一与和谐境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目标。“持中贵和”、“和而不同”、“上善若水”(水是“和”、“兼容”的象征)、“兼相爱”等,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和谐精神逐渐泛化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习惯。如果说“耕者有其田”乃至“均贫富”是经济和谐,那么崇尚“天人合一”、“桃花源”境地是生态和谐,“中庸之道”是人际和谐、政治和谐,“内圣外王”则是个人和谐、文化和谐。

  当然,今天的和谐比起历史上的和谐,具有了许多崭新的涵义。正像胡锦涛总书记说的,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反映了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顺应了“社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顺应了民意。

  应当说,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人文条件,而且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是真正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不完善,离和谐社会还有一定差距。当今中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一般会出现新矛盾、新问题,引发一系列新的摩擦、冲突乃至对抗(如不同收入阶层、进城务工者与市民、小区居民与业主、失地农民与政府等之间的矛盾、摩擦),于是出现了种种让人似乎费解的现象:收入增加了,但收入差距扩大了;经济发展了,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了;商品丰富了,诚信却缺失了,假冒伪劣商品时有所见;民主与法制建设进步了,但由于某些法规的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老百姓的有些问题还得不到圆满的解决;还有干部的腐败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在基本解决温饱正向小康社会迈进之时,人民群众对以上这些凸显的问题,都有意见。这也正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和谐的渴望。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