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与海外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4:2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光阴荏苒,《人民日报海外版》弹指20周岁了。想当初筹建时,我也有机会进入其中的副刊版,但想到中国京剧院费了很大的劲把我调回北京,不能辜负他们的盛情,于是就没敢“跳槽”。

  随后海外版成立,副刊上第一篇连载《梅宅新事》就是我写的。梅兰芳是京剧界的里程碑式人物。我进入梅宅采访时,带去一本母亲的《子冈作品选》送给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许姬老接到书也很感慨。我回想起当年母亲由梅宅归来时的那种兴奋:“梅先生家那么多客人,他正跟甲说话,不时回头照顾一下对面的乙,随后还可能侧身再关照一下斜向的丙……梅先生啊,他无时无地都是美的化身。”这种感慨如同一盏明灯,一直点拨着我后来的访问。

  我的连载是从梅先生去世时写起,一直写到1985年海外版成立时为止。由采访许姬老入笔,以后梅兰芳的每位子女写一篇。连载发表后,反响很好,我又一鼓作气,续写了《程宅新事》、《尚宅新事》、《荀宅新事》陆续在其他报刊登载。我很感谢海外版为我提供了版面,更因为这种体例的文章启发了我。虽然我的本职工作都不要求写这种“闲文”,但我偏偏喜欢上这种“闲文”背后的生活。京剧对一般观众来说,只是舞台上的演出;但我更关注它的过程:剧本是怎么打磨出来的,导演是怎么一点点把它立起来的,尤其是遇到像梅兰芳这样的大演员,他又是如何“处”好与其他人员的关系的,又是怎样把舞台上的“戏”一点点“鼓胀”起来的。

  我想起前人的一句话,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我把其他方面的材料一起向梅先生汇拢,又努力深化这些死去的资料。5年之后的1990年,我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出版。次年,台湾也出版了此书。1995年,此书在北京再版,同时我又出版了《梅兰芳百年祭》,因那年刚好是梅先生的百年诞辰。到2000年时,加上新写的《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我一并出版了《梅兰芳三部曲》。本来到此一切圆满告终,我写了一篇《十年三写梅兰芳》的文章介绍这一过程。

  应该再说说海外版与我的关系了。当然,伴随我年纪渐大,小文章越来越少写了。记得前几年,我参加了海外版的一次征文,结果还得了奖。在颁奖仪式上,偶遇冯亦代先生的女婿,他如今是副部级的干部了,却依然喜欢写些小文章投稿。我与他是老相识了,一辈子也同样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我想,20岁的海外版的确是培养、团结了不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作者,同时自身一茬茬的编辑记者,也采取了同样的态度勤奋工作着,因此才有了今天的巨大成绩。当此喜庆之日,我写了如上小文,并献上我衷心的祝福。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02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