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不衰老的丁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4: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永不衰老的丁丁(图)
《丁丁历险记》中的主要人物

  青春永驻的丁丁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可不是什么丁丁学家。那时的我少年老成、自命不凡,忙着阅读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对那些讲一位少年记者的冒险经历的比利时连环画不屑一顾,这位少年总是穿着裤线笔直的灯笼裤,还留着一撮翘在半空中、像是一道即将破碎的波浪似的亚麻色额发。后来,当我的年龄长得可以松一松劲儿了的时候,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埃尔热创作的作品,从此,我便痴迷不返了。

  我喜欢那些书,书中的丁丁勇敢无畏地粉碎了那些疯狂的科学家们策划的一个个阴谋,寻回丢失的珠宝,坐着鲨鱼翅式潜艇潜入海底,乘坐火箭飞到月球,还把地球从一颗异常流星的撞击威胁中拯救了出来。但这可不是美国的漫画。在美国,所有连环漫画偶像名字的结尾似乎都是“man”(…人/侠),他们总是穿着奇装异服(内裤穿在裤子外面),操纵着邪乎的器具,与外来的暴徒恶棍做斗争。

  而丁丁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是一个典型的英雄人物。他的姓氏、年龄或国籍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提到过。他既没有强健的肌肉、伶俐的口齿,甚至也没有女朋友,真叫人惊奇!他长着一张男孩的脸,带着一种了无表情的诚实,头上留着一撮怪异的头发。他应该是一名记者,可从来看不到他做采访或者写报道。因此,丁丁的成功,说明了情节的生动、插图的栩栩如生以及其他人物恰如其分的配合,而不仅仅是对他本人的一种证明。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正是主人公的这种简单纯朴,才使他成为一个易被接受的可爱人物。

  而且,我对“丁丁”商品还有一种危险的癖好。每当走到巴黎的克吕尼美术馆附近时,我都会绕道而行,就是为了躲避那一排商店。那里应有尽有,能够满足你的一切需求,让你的私人世界成为一个“丁丁”世界:壁纸、床单、枕套、厨具、家具、浴帘、闹钟、钥匙扣、内裤。

  “丁丁”经久不衰的市场已经使他成了价值的象征,就像金芯计算机公司的股票一样。他已经出现在了比利时的一枚邮票上,他的形象还铸在一种新版的欧元硬币上。他的生涯开始于76年前,为了纪念这一盛会,伦敦的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去年举办了一个展览会,主题是他的航海旅行。这是一次庄重的周年纪念:今天,那个穿着刚及脚踝的面袋似的灯笼裤、奔放洋溢的小男孩即便没死,也一定是老朽了。而封存在连环漫画那一帧帧画面里的,一直以来却是那个永不衰老的人物。他给人带来了童年永驻的希望;就像爱因斯坦说起他的每次好莱坞之行都一定要看的米老鼠一样,他代表了一个只要企望就能复得的乐园。

  丁丁和中国

  漫画大师埃尔热的中国迷们第一次有机会读到《丁丁历险记》,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前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从比利时的卡斯特曼出版社购得版权,出版了《丁丁历险记》中的22部。新版本的出版在人群庞大的丁丁迷中点燃了对丁丁的狂热痴迷,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中国的读者也有他们自己喜欢丁丁的理由。在第五集故事《蓝莲花》中,丁丁来到了上海,结识了一个名叫张仲仁的中国朋友。在另一个故事《丁丁在西藏》中,丁丁的中国朋友张仲仁在西藏的空难中幸存,后来丁丁又救了一次他的命。

  在现实生活中,埃尔热确实有一个名叫张仲仁的中国朋友。他是一位在布鲁塞尔学习雕塑的中国学生,两人在1934年认识,他教埃尔热东方美术技巧,还给他讲解中国的政治形势。在他的帮助下,埃尔热改变了他先前对中国的偏见。为了表示对张仲仁的谢意,埃尔热把他写进了1934年的《蓝莲花》。张仲仁在书中是一个年轻的孤儿,溺水时被丁丁相救,并结下了友谊。丁丁帮助中国人与日本侵略者做斗争。结果,《蓝莲花》成为第一本政治色彩明显的《丁丁历险记》,也是强调对背景进行细致研究的第一本书,埃尔热后来也因此成名。

  张仲仁尽管只在两集里出现过,却成了丁丁神话的核心人物。他恐怕是这位年轻记者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丁丁惟一曾为之潸然泪下的人物。

  后来,这个人物又出现在《丁丁在西藏》。这本书讲的是当张仲仁乘坐的飞机失事后,丁丁和阿道克船长在喜马拉雅山寻找他的故事,这可能是埃尔热的作品中个人情结最浓厚的一部了。写这本书时,他已经几十年都没有见到现实生活中的张仲仁了。

  1976年,埃尔热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丁丁和流浪汉》。终于又找到了张仲仁,1981年,张仲仁到布鲁塞尔拜访埃尔热,二人再一次重逢。

  摘自《世界博览》 刘俊平 文

  链接

  《丁丁历险记》中的丁丁是漫画丛书《丁丁历险记》中的主人公。丁丁是一名记者,在漫长艰辛的旅游采访中经历种种奇遇。作为一名记者,丁丁却从不记录人们告诉他的东西,相反,他总是自己去调查,并且不惧怕任何人和任何势力,因此他成为了和平和正义的象征。

  《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的原名乔治·雷米,于1907年5月22日出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921年,雷米参加了童子军,并开始为童子军画刊做画。1924年,乔治·雷米开始使用埃尔热(Herge)这个笔名。两年后,埃尔热在杂志《比利时童子军》上创造了《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尔》,这就是丁丁的前身。1929年,“丁丁”正式问世。1983年3月,埃尔热与世长辞,共创作《丁丁历险记》25部。埃尔热死后获得人们极高的评价。法国文艺界将他与科学幻想家儒勒·凡尔纳其名并提,称之为“名垂青史的漫画家”,“儿童的良师益友”,“将不被重视的连环画发展成伟大的艺术,和电影并肩媲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02日 第八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