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费孝通和他的未竟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4:32 青年参考

  刚刚去世的费孝通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江村经济》中说,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他说,“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华北的‘红枪会’,华中的共产党运动。如果《西行漫记》的作者是正确的话,驱使成百万农民进行英勇的长征,其主要动力不是别的而是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计划外偶然形成的博士论文,伦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马林诺夫斯基称该书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本书还为费孝通赢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这是人类学科中最高的荣誉。

  1930年代,马林诺夫斯基称20多岁的费孝通为“中国的一个年轻的爱国者”,这种称谓让费孝通喜欢。他认为自己在人类学领域的努力不可以被说成是“纯科学的研究”,他的理想是通过人类学研究以促进世人的幸福和美好社会的实现。由此我们则不难理解费孝通早年在进行实地的人类学调研过程中,仍坚持的书生论政情怀。

  在《江村经济》中,这位具左倾倾向的知识分子批评执政者说,“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下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正如我所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对土地制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自从政府重占红色区域以来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完成了永久性的土地改革。”

  费孝通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地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来。而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措施,在费孝通看来,是“恢复农村企业”

  1936年到江村时,费孝通看到这里以合作为原则开始发展“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的小型工厂,他认为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试验。1957年,费孝通再到江村时,中国农村正在推广合作化运动。在《重访江村》中,费孝通说,这个位于苏州附近的小村子“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那么严重和巨大的变化,从人剥削人的社会变成了一个没有剥削的社会。谁看不到这个变化,或是低估了这个变化的意义,那他一定是个瞎子。这个巨大的变化一定会带来繁荣幸福的生活,受过这几年来现实教育的人,是绝不会有丝毫怀疑的。”从费孝通的思想脉络看,他在“百家争鸣”期间说这段话,并非完全违心,虽然他也看出了合作化运动的一些问题。

  费孝通的局限也似乎就在于此。他没有看出合作化的真正弊病所在。虽然一直坚持以经济视角看待中国农村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但他显然忽视了政治的强大破坏力。事实上,中国的三农问题,从来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

  于建嵘的博士论文《岳村政治》可以和《江村经济》对照阅读。《岳村政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用民主和权利话语来考察中国的乡村问题。从于建嵘对民国期间农民暴动的褒扬,看得出他“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于建嵘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他用权利话语关照农民问题的同时,却对被专政者的权利视而不见。这种暴力性的对抗,最终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虽然彼时国民党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济落后和权利缺失是中国农村问题的两面,费孝通看重前者却忽视后者。“志在富民”的费孝通带着未竟的理想离去,在他去世之后,三农问题仍是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靠“恢复农村企业”解决农村问题的观念,显得过于单纯。当下的中国农村,同样是民主和权利诉求高涨。于建嵘此后多次前往岳村所在的湖南省衡山县调研,他所提出的“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仍然是有关三农问题的最前沿命题。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