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泼斯坦他是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09:19 南方都市报

  社论

  5月26日,爱泼斯坦在京辞世,享年90岁。消息是推迟了几天才由新华社公布,但国内的媒体随即作了迅速的跟进报道。无一例外,大家都将这位老人称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于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并不陌生:加拿大的白求恩,新西兰的路易·艾黎,美国的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和马海德,英国的克鲁克夫妇,印度的柯棣华……长长的名单上,爱泼斯坦决计是名列其中的。

  而有些不同的是,爱泼斯坦三岁便随流亡的革命父母来到中国,从此与这个国家难分难解,甚至最终成为了中共党员与中国公民;更不同的是,从近代中国的破碎离乱、全民纾难的八年抗战,跨越一个世纪,时空斗转而中国经济腾飞,国势崛起,爱泼斯坦贴身体会,甚至深卷其中,成为不折不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见证者。行至晚年,爱泼斯坦撰写回忆录而恰以《见证中国》为题,与其一生的缘分与情怀也正好互为注解。

  爱泼斯坦概括自己乃是从国际主义走向爱国主义,在了解中国、支持中国的过程中爱上了中国。媒体近日的详细报道,已经令我们的民众知道这位国际主义战士是怎样用打字机与照相机替战火下的中国抗争鼓与呼,是怎样的进入延安敏锐地发现了中国未来的主流线索,又是怎样的以国际人士的身份向世界积极宣传新的中国建设……面对这些帮助与支持,我们当然要心存感念,但我们更愿意将爱泼斯坦还原为一名伟大的新闻工作者,他本着自己的真实观察与职业精神来客观中正地报道中国,这是尤其要让我们这些新闻后进感佩致敬的。

  而正是以一名具有国际视野的伟大记者的身份来看待爱泼斯坦,才不得不承认和感慨理想主义对他的束缚——在举国皆疯狂的“文化大革命”浪潮之中,还曾一度尝试去理性看待问题的爱泼斯坦,最终也在1967年5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写下长文,随波逐流地批判“中国的赫鲁晓夫”,毫无质疑地为“文革”喝彩叫好。

  然而我们终究并不需要对此表示惊讶与不解。爱泼斯坦在回忆录里这样解剖其时自己的逻辑——“我当时的主导思想是:‘当历史的火车头急转弯时’(用列宁的话说),不要让自己从革命的列车上掉下来;也不要像毛泽东所用的中国式比喻中所说,像一个小脚老太太走路,远远落在英勇前锋的后面。‘与革命同步’是我从少年时代以来所作的选择。我决心不落后、不泄气、不要被淘汰。”对于曾亲身经历过那场浩劫的中国公民来说,这种心态何其熟悉,何其普遍?那个年代那场政治运动可怕的裹胁力之下,几乎无人幸免。而爱泼斯坦从“国际主义走向爱国主义”,对中国热爱,对领袖崇拜,在理想主义的迷信中丧失作为记者的客观理性与清醒判断。1967年,爱泼斯坦不仅已然取得中国国籍,在内心,也深刻地卷入了中国的内部政治——不久,他与妻子邱茉莉被以“国际间谍”的罪名关进秦城监狱五年。其时的他,是亿万中国人中不折不扣的一员。

  爱泼斯坦他是谁?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曲折行来的不平凡的见证人,是一个有着外国名字与不同发肤的普通中国人。这种种的背景与身份,容不得我们去粉饰、去讳言、去溢美。真实全面的还原,才是此时此刻追思缅怀爱泼斯坦当有的态度。毕竟,他便是你,便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感怀家国的一段历史逻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