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车商加价涨价假象 消费者冷眼观其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0:51 大洋网-广州日报

  相比去年以及今年前几个月的平淡,最近的汽车市场似乎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产销量在逐渐抑制住下滑势头的同时,久违的汽车加价现象又重现汽车市场。购车难是车市真的开始复苏的信号么?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由于现在不少企业实行订单生产,消费者必须排队订购,从而制造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然而消费者并未被这种假象迷惑,持币待购现象仍然在延续。车商与消费者的博弈仍在继续。

  对于希望车价一路走低的消费者来说,今年四五月份车市的表现可谓让人大失所望。据了解,一些4月份就开始的热销车型供求紧张状况,在“五一黄金周”之后变得更加厉害。像皇冠、奥德赛、颐达、景程等品牌都是订车情况火热,但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有的店里甚至需要等上一两个月。而若要提现车则需另外交纳数千元的“加急费”。

  商家加价制造热销景象

  新车断档、购车加价一度让人惊呼车市回暖,然而熟知内情的人士却指出,这只不过是“虚假繁荣”而已,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厂家“按单生产”有关。广州一汽车市场负责人认为,由于去年大部分厂家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出于谨慎考虑,今年绝大多数都刻意控制了产量,直接导致市场新车供应量不足。但车商对现状似乎乐此不疲,一方面,造成脱销假象,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多掏腰包,提高利润。

  这一消息在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那里也得到了印证。“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加价行为,主要还在于很多消费者对汽车厂家的订单生产方式不太适应。”一家汽车厂家销售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他看来,目前国内消费者购车的普遍心态还是付款提现车,但国内不少汽车生产厂家为控制库存风险,已经开始采用订单式生产,也就是说接到消费者的订单之后才生产,这中间需要一个周期。不过,厂家认为加价是经销商所为,由于消费者急于提现车,就给了某些不规范的经销商以可乘之机。

  消费者对加价冷眼相待

  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是“买涨不买跌”。去年一年的价格战并没有达到车商的预期效果,于是今年就换个加价的方式来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然而现实状况如何呢?记者从广州几大汽车市场了解到,的确有一些不了解行情的消费者看到目前新车销售如此“紧俏”,误以为要涨价就出手了。但是更多的消费者保持理智态度。记者昨日在一家汽车市场随机问了15名消费者,大约近七成消费者表示不会在加价时期购车。他们大多表示,“不管什么产品,降价都是主旋律,现在这种加价感觉是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对汽车市场颇有研究的消费者陈先生表示,“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加价现象只是暂时的。”

  从去年开始,汽车的降价已经造成消费者不买车这一消费心理,而这次加价潮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从去年开始频繁波动的车价已经相当大程度锻炼了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广州AEC汽车市场一位负责人表示,“从今年的情况看,消费环境不十分明朗也是消费者迟迟不做决定的主要原因。”而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消费环境主要是油价上涨导致用车成本提升,而消费税、燃油税、汽车三包政策至今还未推出成为另外的原因。

  事实上,消费环境因素也在改变消费者的购车观念。从今年年初开始,由于油价持续走高以及传说燃油税年内出台,国内轿车市场升温首先从节油的经济型轿车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表明,今年4月和前4个月销量排名前5位的基本上都是经济型轿车。

  二季度车价仍会小幅下降

  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今年汽车降价仍然会是主旋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的研究报告预计,今年二季度销量会进一步回升,产量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库存和竞争压力仍会促使车价下跌。报告预测二季度销量将继续增长,供大于求的态势仍将持续,在此影响下,车价将有小幅下降。虽然目前月产销基本保持均衡,但由于库存总量仍然在增加,因此库存压力仍是车价下跌最直接的原因。除此之外,已经推出的在各自价位上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车型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促使该类车价格降低。对于进口车而言,随着二季度供给逐渐增加,其价格也会有所下降。

  但是报告中也提出,二季度市场的持续好转将有待于汽车价格的稳定,现在的问题不是汽车的价格,而是价格的稳定,如果价格稳定,将有很大一部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在二季度买车。这就表明,车商与消费者关于车价稳定与否的一场心理博弈还将继续。(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