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振宁不该成为“筹款大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1:41 新华网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近日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款。他在谈起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命名风波时说,如果李嘉诚先生捐给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10亿元,他一定会用李先生的名字为该中心命名。据悉,近一年来,杨教授已经完成筹款1000万美元(《新京报》6月1日)。杨振宁教授自两年前从美国返回清华定居后,就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头一年,他亲自给大一学生上物理课,引来了人们的一片赞叹声;第二年,82岁的他与28岁的广东姑娘翁帆结婚,又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而现在,杨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了,他现在在清华大学的主要工作是筹款,他成了清华大学的“筹款大使”。以杨振宁教授的身份和威望,清华大学聘他做教授又让他筹款,可谓是“慧眼识人”且“知人善任”。不过我总觉得,让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筹款大使”,四处求人,为钱奔波,实在有些尴尬别扭。杨教授之大才,绝不在于交际(尽管他这方面也很出色),而在于他的知识,在于他的科研能力和经验。如果说“知人善任”,清华大学应该让他教书,用他的知识开启学生的知慧之门;或者让他做研究,不想做研究也可做学术带头人,带出一批科研人才,这比筹集千万美元的意义要大多得。让杨振宁教授担当“筹款大使”让人觉得有些可惜,有点大材小用了。

  当然,杨教授筹款,也是为了科研,为了筑巢引凤。这个“巢”,就是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给杨教授建了个学术研究中心,却不给足够的钱来支持中心的运作,杨教授才迫不得已做起了“筹款大使”。这里的问题在于,杨振宁教授本也是清华引来的“凤”,清华没能为这只“凤”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却让他自己想办法,自己创造条件,这是引进人才应有的做法吗?幸好,杨振宁教授与清华的感情颇深,不计较这些,换了其他引进来的人才,恐怕就很难说了,人家可能会撂挑子不干了,还会指责清华耽误了他的前程。

  不管怎么说,让一个80多岁高龄的老人、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四处奔波筹款,这对于清华显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反而应该为此感到惭愧。其实,这件事也反映了目前国内一些单位引进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能力筑一个好“巢”,或者“巢”还没有筑好,就盲目将大量人才引进来。引进来之后,先前的承诺又兑现不了,不能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平台,不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到头来,浪费了钱财也浪费了人才。前不久有报道说,某省要一下子引进50名两院院士,某高校要一下子引进10名两院院士,真不知道这么多院士引进来之后,他们是否会拥有一个大舞台,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来源:时代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