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冷暴力”下乖宝宝变暴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2:08 现代快报

  “你不要留在家里了”

  十四岁男孩:挨骂后夺门出走

  原来只想吓唬吓唬孩子,让他在外吃点苦后就会自己回来认错,没想就是这一句责骂,让十四岁的明明(化名)真的离开了家,至今未归。昨天是“六一”儿童节,在家长们带着孩子吃大餐、去游乐园玩的时候,常州的陈先生一家却在焦急地等待着离家出走的儿子。

  陈先生说,他是福建人,十九岁时就只身到了常州做生意,没什么文化的他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说起儿子明明,陈先生赞不绝口:“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上小学时经常门门功课都得一百分。考初中时,还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常州的重点初中。”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儿子上了初中后,就开始变得叛逆和不听话了,爱上了上网吧打游戏,没有钱就变着法子骗家里的钱。

  “编谎话说学校交费的事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我妻子真是恨铁不成钢,就经常责骂他。”上个月23日晚上,明明又对家里说下学期的书本费要交了,要80元,陈先生夫妻俩打电话询问老师,得知并没有这回事,“我一听就来火了,后来跟妻子一起责骂起他。”第二天明明起得迟了,不肯去学校,在家待了一天。25日,明明还是不肯去学校上课:“我已经没脸再去学校了,我要在家自学。”明明妈妈一听十分恼火:“如果你要在家自学,那你就不要留在家里了。”就这样,明明一气之下夺门而出,走时身无分文。

  “我和妻子都以为他饿了、累了,晚上一定会自己回来。以前妻子也有类似这样骂过他,吓唬他,将他赶出家门的情况,儿子每次都在外溜达一天,挨饿了,挨冻了,就自己跑回家。可是这次他跑了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陈先生对于自己的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已是后悔得直想撞墙:“其实我们也是恨铁不成钢呀,希望他能听话,能出人头地,没想到我们这样的教育居然把他逼出了家门,我和妻子真是后悔莫及啊!”快报记者何晔实习生赵丹丹十六岁女孩:一怒留书闯江湖老父千里来宁寻女

  “我的女儿离家出走了,她说要到南京来做模特,她今年才16岁,全家人真的很担心呀。”昨天,来自河南信阳的老金一脸忧虑地走进快报,他是特意从河南赶到南京寻找女儿的。

  ”老金说他有四个孩子,出走的是他的大女儿,也是他惟一的女儿,叫小梅(化名)。“小梅今年才16岁,还在念初一,女儿长得很漂亮,而且个子很高,都已经快有一米七了,邻居朋友们都夸她是做模特的料。”说起自己的女儿,老金一脸的骄傲,“一个星期前,小梅和弟弟们为小事拌起了嘴,她妈妈就怪她不懂事,应该让着弟弟,还动手打了她。事情过去后,小梅一直是照常上学放学,没有什么异常,这周一,小梅还像往常一样背着红书包,穿着运动服,早上六点多就和父母说出门上学去了。八点多,她妈妈整理房间时发现小梅留下的一封信,信里说她想出去闯闯,过独立的生活。”小梅的离家出走急坏了一家人,老金发动亲戚到车站等处到处寻找,都没有见着女儿的踪影,和小梅同时出走的还有隔壁邻居的孩子13岁的小芬。

  “最后我还是在小梅同学的口中得知她最近提过想到南京上模特学校。”这惟一的线索就像是老金的救命稻草一样,让他马上动身来南京找女儿,可是至今还是一无所获。快报记者何晔实习生赵丹丹“冷暴力”阴影笼罩了十多年

  上了大学,耳边挥不去喝骂声

  “你怎么这么笨啊,你看看人家的小孩子。”“再考不及格,你就别进家门!”没有棍棒的挥舞,但嘲讽、恐吓的语言仍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刺进孩子弱小的心灵,自卑心理就这样悄然发芽了。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经常使用一种“冷暴力”,但自己却浑然不觉。南京大学心理心理健康与研究中心的费俊峰副教授告诉记者,“冷暴力”更伤孩子心,隐蔽性也更强,许多孩子落下“病根”,甚至十多年后也未必能驱散阴影。大学生:“暴君”缘于当年阴影

  一位20多岁的大学生来到咨询中心,倾诉烦恼:说自己有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不能与同学相处,思想上有焦虑症状,上课不能集中精神。更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离群索居“,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已出现明显的暴力倾向。在心理咨询师的调理下,这个大学生透露了实情,原来他的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不断在他的肩膀上压担子,动辄大嗓门地呼喝他,默默承受的他于是越来越不自信。

  南大心理专家费俊峰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家庭教育“冷暴力”。南京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周正猷则告诉记者,曾经有个孩子说自己的妈妈几乎每天都批评他某件事做得不对———试想,我们成年人工作时,领导一句批评往往都受不了,这些孩子又如何承受?家长:“滚出家门”挂在嘴边

  江苏省有关部门在对全省4000多名中学生调查后发现,家庭中的冷暴力(不理不睬)较为普遍,占到17.2%。

  费俊峰告诉记者,与棍棒教育相比,“冷暴力”更为隐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根本不关心孩子;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这样的现象更常见。“考不到满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家门”这类威胁性语言可谓不新鲜了。从研究来看,教育“冷暴力”对小学生等儿童伤害最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老师:高高在上声色俱厉

  “老师对学生的‘冷暴力’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现象。”周正猷告诉记者,自己就曾碰见有过有这样经历的学生:小孩子说老师不打他也不骂他,就是爱理不理。另外,还有的老师习惯高高在上,声色俱厉,教育往往变成了教训。专家认为,国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则比较温和,看到了孩子努力,即使孩子成绩不佳,也是鼓励大大超过指责,总是不断以“你做得很不错”、“非常好”之类的语言激励孩子。

  “沟通,用关爱的语言代替嘲讽和威胁。”费俊峰副教授告诉记者,无论是老师还孩子的父母若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专家:冷暴力让孩子变暴躁

  “冷暴力”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影响?专家说,潜移默化式的“冷暴力”容易影响性格成长。冷暴力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

  周正猷说,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费俊峰副教授说,有的孩子受长期受到“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快报记者刘峻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