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白衣天使与你“相约星期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13:46 新民晚报

  每周四的晚上,奉贤区卫生局2楼总有一盏灯要亮到晚上9时,17年来从未中断。这就是奉贤区卫生局侨联的义务夜门诊——白衣天使与你“相约星期四”

  提议开办义务门诊

  那还是1988年的年初,在一次侨眷联谊会上,侨界的医务人员谈起社会上有些人“一切向钱看”。不知谁提议:我们为什么不办一个义务门诊来告诉大家,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是救死扶伤?倡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附和。

  1988年3月31日,第一期侨联义务夜门诊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张了:没有专用场地,就利用卫生局会议室作为场所;没有诊疗床,就暂用课桌代替;床单、棉被是中心医院资助的,听诊器、血压计、针灸针是医专和侨联服装厂赞助的……谁也想不到简陋的就诊室居然能坚持到今天,17年来侨联夜门诊共开诊853周次,诊治患者21432人次!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陈应伯医生已是76岁高龄,是唯一一个坚持至今的“元老”。850多个周次,他只缺席过1次。那天,陈医生自己住院,但就是那一次他还在病床上为2位慕名前来的患者把脉诊疗。

  每逢风雨交加的晚上,义诊组组长曹玲总是要去个电话,劝陈老不要来了,接电话的陈夫人总是说:“你不要劝他了,他把夜门诊看得比吃饭还重要,劝也没有用的。”一次,陈老骑自行车去夜门诊,在一个十字路口,被一辆飞驰而过的自行车撞得仰面朝天跌倒在地,他仍忍住疼痛,一瘸一拐地到了义诊点,同事们劝他回家,他说:“不能让病人白等。”

  银针闪闪情意深深

  有着30多年党龄的副主任医师俞国瑛加入义诊组已经10年了。每次义诊,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场,经常最后一个离开。有时到市里开会,开会晚了来不及吃饭,他宁可饿着肚子也先到诊室接诊病人。

  大前年的大年初二晚上,有几个病人不知道侨联夜门诊停诊,仍来找俞医生针灸推拿。在家中用餐的俞医生接到门卫的电话后,二话没说,放下饭碗就赶到夜门诊,直到病人治疗完毕后才回家吃饭。

  爱心接力后继有人

  老医生们真心、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着义诊组的年轻医生。曹花刚从医专毕业就主动要求加入了义诊组,当时年仅19岁,这一干就是11年。现在30岁的曹花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曹医生的家离义诊点有近3公里的路,以前每次义诊结束后回家都是由父亲来接送。后来,有了男朋友,就由男朋友接送。再后来,男朋友成了爱人,更是义无反顾来回接送。

  在这里,像这样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17年来,医务人员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他们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履行着对病人的承诺和医生的天职。

  实习生李燕本报记者俞明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