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赞成胡鞍钢先生的“改革成本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2日21:27 人民网

  近日媒体报道:“2004年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组织部部长贺国强曾经透露,中央拟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这一评价领导政绩的考核标准之新颖之处,就在于首次提出了要对政绩进行“成本分析”。

  的确,领导政绩要看成本,那么,改革要不要看“成本”呢?要不要进行“成本分析”呢?

  现任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先生,最近在“我们需要对改革进行反思”一文中提出了“改革要讲成本”的“改革成本论”。

  “政绩成本论”、“改革成本论”这样的观点,提得好,提得对,提得中肯,的确是到提的时候了。文中的观点、数据、论据都很有说服力,不仅对我这个搞社会学的人来说是受益匪浅,而且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要你真心实意地读一读这篇文章,也肯定会有相当大启发的。

  多年来,灌输进我们头脑里的是:“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牺牲的”,“改革的力度越大,所要付出的代价、牺牲就越大。”至于这个“代价”、“牺牲”究竟应该付出到什么程度?谁来付出这笔“代价”?谁来承受这笔“牺牲”?我们的社会谁都没有这样去想,亦没有人敢做这样的研究,因为多年形成的一些“左”的思想习惯是不允许人们去进行这类方式的思考的。在“左”的词典里,这类思考方式是“否定改革”的同义词。需知,在当今中国,“否定改革”这四个字的分量是很重很重的,相当于过去的“反革命”和“不革命”一样重。

  正是由于思想上这种猖獗的形而上学,因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将凡是自己想搞的事都贴上“改革”的标签,而且是不计成本地实现领导的“政绩”,不计代价、不怕牺牲地实施某类“改革”。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政绩工程”打水漂了,这些领导就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话:“改革嘛,哪有不付出代价的?”

  所以,如果我们的经济学家做这样的研究——这类“水漂式的政绩”、“水漂式的改革”造成了多少个亿的经济损失,我想,得出的肯定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是一个让你永远也说不清的天文数字。

  譬如,在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猛唱国企改革成果的赞歌时,我们就不难感觉到这样的画外音:即,国企改革的成果是巨大的,至于那些因国企改制而造成的工人下岗、减员增加就是一种改革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而且在他们看来,让4050代3000万工人承受这种代价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天经地义的,是不能指责的。谁如果对此怀疑、指责,就是怀疑改革,就是反对改革……

  然而,胡鞍钢先生的“改革成本论”却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国企包括集体企业改革最大的成本是下岗、减员增加形成了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从1996年至2002年,国有、集体单位在岗人员累计减少了5500万人”,“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从微观经济角度看,这也许能够增加效益,但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反而形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根据奥肯模型计算,当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时,就形成了所谓‘奥肯损失’。下岗人员越多,失业率越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越大。回过头来看,1997年因下岗和失业引起的奥肯损失占GDP比重为5.2%-5.6%,1998年为5.6-5.7%,1999年为5.9%-7.2%,2000年达到7.4%,最近几年估计在7%-8%之间。尽管目前下岗高峰已经过去,但下岗失业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源损失,即奥肯损失。我们只能在事后才能估计出这些损失,即国企改革的经济成本,这还不包括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家庭造成的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

  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会做奥肯模型的计算,但是,根据我的常识性判断和推理,可以相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大规模“农村圈地运动”所造成四千万“三无农民”这一结果来看,恐怕因“农村圈地运动”形成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损失”、“国有土地资源”的损失,即奥肯损失,亦不会低于胡鞍钢先生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统计得出的数字的。

  用“改革成本论”一计算,必然导出以下这样一个问题:即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是由谁来承受?又是谁来吞噬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答案是再也简单不过的,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承受主体是广大的4050代5500万工人,是4000万的“三无农民”,是无法统计的、无权无势的城镇居民……而且经过这样的“改革”,他们很快地发生了“身份转换”,即从过去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的主人”一下子变成了连生活都无着落的“弱势群体”;而吞噬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主体”除了看不见的、隐性的“浪费”之外,说得明白一点,大都是一些“有权人”和“有钱人”结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和“腐败利益集团”。

  所以,可以这么说,也许正是我们的社会付出了不应该付出的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才使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因为过去的有些改革没有达到“多赢”,少数人赢,多数人输了,结果民怨升级,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冲突加剧、深化,使社会矛盾越发地“凸显”出来。

  所以,正是由于我们广大的老百姓已经再也无法承受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才使广大民众充分理解、支持、赞扬、拥护“胡温新政”的“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论”。

  所以,正是由于这个巨大的、过高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社会成本”之结果是“利益走向”出了问题,是“一小部分人越来越富、大部分人越来越穷(包括‘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是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因而我们必须抛弃不计改革成本的改革观,必须对过去进行的改革进行反思。

  不要以为胡鞍钢先生的“改革成本论”是冲着“改革”去的,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对改革,胡鞍钢先生是热忱的支持者,他以极大的热忱赞扬了初期的改革,他说:“中国改革初期的经验是成功的经验,是最宝贵的经验。例如,1978至1985年的农村改革就是双赢。为什么呢?因为首先,1978年至1985年的改革是使大多数穷人受益。1978至1985年农村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农民消费增加,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其次,通过这一改革,中国地区差距缩小了,各地区人均GDP总支出呈下降趋势。第三,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到1.5亿人,7年时间减少了一亿绝对贫困人口,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总之,作为各级领导同志,应该看一看媒体关于“领导政绩要看成本”的报道和胡鞍钢先生的这篇文章,而且一定要记住,领导推行的任何一项“政绩工程”、推行的任何一项“改革”,都一定要有“成本意识”,评价“政绩成果”、“改革成果”,亦一定要有“成本意识”,“政绩成本论”、“改革成本论”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永远记住不计“政绩成本、“改革成本”的发展观永远不是“科学的发展观”!

  新闻链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