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大蒜事件中的“地方保护”贻害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5:27 中国青年报 |
张北市出产“毒蔬菜”,香河县出产“毒韭菜”,而今河北省的又一个重要蔬菜生产地———永年县因“毒大蒜”而登上“黑榜”,地方形象因此旧垢未除又添新污。 6月1日“新华网”转载《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文章:素有“大蒜之乡”美称的河北省永年县,是有名的“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然而,记者近日在该县暗访时发现,部分菜农在浇灌大蒜时,却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等给大蒜灌根。 永年县把有毒的“无公害大蒜”送上了百姓餐桌,经媒体曝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先是各地彻底封禁,后是凭多个检验卡再入市场;而心怀余悸和余怒的百姓将可能永远罢食“永年蒜”!不用怀疑,永年县“无公害蒜产品”将成为继“张北蔬菜”、“香河韭菜”之后,又一个被百姓抛弃的品牌,又一个品牌经营失败的地区———他们硬是把自己手中令人羡慕的“金饭碗”砸掉,得不偿失,实在可惜! 与其他许多地方品牌倾覆的情况一样,永年县的“品牌蒜”蜕变成“毒大蒜”,罪魁祸首也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之中,虽然有菜农们的责任,他们昧着良心种毒菜,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吃。但是我们更须看到刚刚接触经济农业的农民,还缺乏公德意识、品牌意识、法规意识,他们的浅薄、短视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引导和规范。而永年县的有关部门都做了些什么呢?从新闻内容来看,当地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种蒜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有关部门仍然在“装蒜”:先是坚决推说没有这么回事,在证据面前又说菜农习惯了这么做,后来又说什么户多人杂很难管理,最后竟说漏嘴曝出实情:“这里有规定,每年的1~5月份是不能下去检查的,从6月份开始才能下去。”为什么不能下去检查?因为地方保护。 跟很多读者一样,我有一句到嘴边的疑问:这些“毒大蒜”怎么能进入菜场、超市的,难道蔬菜入市没有检验机制?深入了解,才知道永年县的“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成了免检招牌,在有关部门过去的检查中,其产品完全合格,于是实行“免检”制度,把检验权下放给了地方。很难想像,在社会诚信体系相当脆弱的今天,靠诚实互信来保证蔬菜的质量,未免胆大心宽了点,永年县发生的事件又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有关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并不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检测,见菜就贴“无公害”招牌外销,部门职能沦落到只是发证收费,眼睁睁把地方多年苦心经营出的金字招牌毁于一旦。 “毒香肠”、“毒大米”、“毒腐竹”、“毒蔬菜”等一大批“毒食品”,最终毒倒地方形象、毒毁经营品牌、毒断致富路径,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初衷良好结果贻害无穷的“地方保护主义”。捂着“家丑”不愿自揭、使“毒食品”生产方式成为“公开的秘密”也不管的放任行为,乍看是保护了地方利益,可随着“秘密公开”后,传统的名品、多年的品牌、地方的诚信等等都化为乌有。遭受一场灭顶之灾时,才知道那不是“地方保护”,而是“地方坑害”,才知道以前的经营行为和获利方式是近视的、狭隘的———此时才醒悟,无奈太迟乎?于此,我建议把“地方保护主义”改一改,称作“保护地方主义”,确立“严是爱、松是害”的工作准则,在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中保护地方品牌、保持地方产品长盛不衰,实现发展经济、安排就业等多重效益,真正做到“保护地方”。 作者:成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