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年老街的和谐之美(关注·记者连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5: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千年老街的和谐之美(关注·记者连线)(组图)
老街新貌。

  本报记者 柳晓森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地区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所说:必须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56个民族始终同心同德,紧密团结,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今天,本报发表一组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北京市牛街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以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本期主持人

  一条千年老街,经历朝代变迁,成为历史的见证。走进这样的老街,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感悟在它的发展沿革中折射的时代精神。北京的牛街就是这样一条内涵深厚的街道。

  公元996年,这里修建了一座伊斯兰教的礼拜寺,成为这条街穆斯林群众的精神圣地。围绕着圣殿,以回民为主的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在这里生活聚居了。历经岁月沧桑,解放前,牛街一带坟茔遍地,房屋低矮,满目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牛街和我们的国家一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社会安定,群众生活幸福,各民族和谐相处。老街展现给世人的是千年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美在民族团结

  牛街东里居住的回族居民马骅、刘萍夫妇都是聋哑人,与汉族张慧兰一家住在一个平房院里,一住就是10多年。张慧兰一家经常帮助这对聋哑人做家务,甚至夜里孩子哭醒了,聋哑夫妇听不见,张慧兰就用特殊的方式叫醒他们……牛街危房改造时,马骅一家生怕离开了这个好邻居,多次找到工作人员,打着手语说:不挑新房的大小、朝向和楼层,张慧兰家住哪儿我住哪儿,就是要和她做邻居!经过协调,两家终于又成了邻居。

  春风小区的一对汉族夫妇和一位无儿无女的回族大妈是邻居,多少年来朝夕相处,亲如一家。房屋危改返迁后,他们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把回族大妈接到新居,行儿女之孝,让老人颐养天年。老人去世时,完全按照回族的习俗为老人送终,邻里无不为之动容。

  1998年,11岁的汉族男孩荣超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巨额的医药费让这个父母双双下岗的家庭无力承担,他们含泪把孩子接出了无菌病房。牛街各族群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掀起了捐款救助荣超的热潮。荣超所在的回民小学举行了捐款仪式,同学们走上街头流着泪向过往的居民宣读倡议书,广安门电影院专门为荣超举办了电影义演,捐款的人排起了长队。在大家的帮助下,荣超顺利地接受了治疗,奇迹般的康复了。“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是牛街救了我……”这个生病期间都不曾流过泪的孩子说起这些泣不成声。

  在牛街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3个民族的群众和睦生活在一起,从没有出现过因为民族生活习惯而引起的纠纷。在牛街,讲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民族团结,首要的问题就是尊重回民的生活习惯。在坚持利用各种形式长期、深入地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区政府曾专门制定了文件,规定在牛街中心地区禁止开设非清真餐馆,餐饮、副食网点一律不得出售回民禁忌食品,保证牛羊肉生产和供给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让回族群众吃上“放心肉”;社区单位、学校及幼儿园也都是清真伙食。

  党政机关和干部带头执行。有一位汉族民警起初不习惯吃牛羊肉,一吃就吐,但为了能在牛街更好地工作,他坚持吃清真伙食,直到完全适应。许多汉族同胞都自觉地随顺回民的生活习惯,牛街东里社区的汉族王大妈,春风社区80多岁的李大伯,都是大半生随顺回民生活习惯,和回民群众相亲相融。在对待宗教礼仪上也是如此。一位民政干部到回族老人家中走访,正巧遇到老人在家做礼拜,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寒风中站了半个小时。当老人走出家门时发现屋檐下还站着一个人,老人握着这位干部冰凉的手,感动地说,孩子,真让你受委屈啦!早知道你来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在这儿冻着呵!

  民政干部受冻了,可是温暖了回汉两族群众的心。也正是这份真诚的理解和尊重,奠定了牛街民族团结、互爱互助的坚实基础。

  和谐之美,美在社会安定

  多年来,牛街不但没有因为民族生活习惯问题引起过纠纷,而且,该地区一直保持了安定的社会局面。上世纪末,曾经有一些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风波波及到牛街。一些人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上访,在牛街组织游行、散发传单,请求声援。然而,牛街的群众没有一个人参与。对这些过激的言行,大家始终坚持“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不声援”的“五不原则”,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牛街的团结和睦局面。

  工作、生活在牛街的人们有一个共识:没有牛街地区和谐稳定的小环境,就不可能有牛街地区的大变化、大发展。闹民族纠纷,搞民族分裂,到头来只能坑害自己。

  工作在这里的牛街街道工委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以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为己任。2003年春,一场“非典”疫情突如其来。在那“咳嗽一声,吓倒一片”的紧张情况下,从领导到一般干部,24小时跟班防守,根本顾不上个人的防护措施,哪里需要哪里去,没有一个退缩。有的甚至住到了单位,直到疫情解除。在那个特殊时期,被隔离的人员得到了工作人员温暖细致的照顾,除了生活日用品外,每天都能收到一束盛开的鲜艳的康乃馨。一束康乃馨,传递着深切的关爱。

  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工委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的公仆。居民的下水道堵了,卷起袖子就掏;屋子漏了,和房管人员上房就修……2004年刚入冬,新返迁的几座楼房供暖不好,一时间群众有点着急,情绪有些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干部没有推卸责任,而是主动联系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人员协商解决,同时,街道干部全体上阵,从一层到二十几层,一户一户地入门走访,一片一片暖气地挨着摸。经过反复工作,终于解决了供暖问题。群众感动地说,可把你们累着了!暖气虽然是凉的,但我们的心被你们暖热了!

  牛街依靠人和制度保证安定的社会局面。这里活跃着9个社区的党组织和一支千余人的民族团结骨干队伍,他们的职责就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团结互助,弘扬正气,树立新风。街道工委长期以来坚持用定期培训、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自办宣传橱窗和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社区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及典型事迹,使邻里之间互相学习,形成风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和民族文化活动,同时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民族工作,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一家人”的思想;工委领导与宗教界人士结“对子”,与阿訇、乡佬及信教群众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和谐之美,美在协调发展

  过去的牛街,除了狭窄的街道和胡同,就是破旧的成片平房,这里曾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吃不愁,穿不愁,提起住房愁上愁”。那时候,许多家庭老少三代同住在一间小屋,冬不保暖,夏不避雨,一到汛期,街道干部全部忙着给老百姓修改危房,或到低洼院子抽水救险。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社会渠道投入资金,开始了牛街的危房改造工程。如今的牛街,高楼林立,绿草如茵,一万多户居民搬进了新楼房,人均住房面积从过去不足5平方米提高到20平方米;牛街即将成为没有危旧平房的街区。轿车进家庭,宽带网进了屋,老百姓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002年,市区两级政府又投资上亿元对牛街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在保护千年古寺的同时,将牛街从一条只有七八米宽的道路拓展为40米宽的大道。

  牛街东里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是目前北京最大的社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这里绿树成荫,四季常青,为民族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几年来,牛街坚持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社区建设和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3个文化广场,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最近,30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这里既有社区卫生站,又有图书馆、科普活动室,还有京剧、舞蹈等文体队伍的排练场地。2000多平方米的牛街民族敬老院也已经开工建设了。在敬老院开工奠基仪式上,回族老人冯冠英说的一番话让人感慨万分,他说:“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问题动荡不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毫无保障,只有我们国家国泰民安,发展迅速。我们牛街的各族群众一定要珍惜这个大好的时机,抓住机遇,早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牛街前些年出现了不少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在北京市率先办起第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立了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承担起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任。1997年以来,牛街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巡逻、社区保洁、社区卖菜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共安置失业人员600多人。

  在牛街这条民族特色街,清真超市、清真餐馆、清真茶庄等老字号商店遍布于街道两侧,不但满足了本地居民的需求,还吸引了外国使领馆和各地穆斯林群众前来购买。牛街已经连续3年保持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财政税收达到了1.8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在20世纪初,牛街阿訇、乡佬中的有识之士就尝试着办学校、办教育。今天的牛街已经成为一片培育人才的沃土。72岁的回族老人钱德才说,“买房买车这都不重要,关键是我的孙子和外孙子都上了大学,这才是我最大的骄傲!”新世纪之初,牛街确立了扶助青少年成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发展战略。2004年,又制定了3项措施推动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牛街一期二期危改竣工后,一座设施齐全、现代化的小学———回民小学也随之投入使用。上个世纪80年代,牛街每年仅有一两名学生考上大学,2004年,牛街一下子就有54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考上了清华、北大、人大等重点高等院校。有3000户居民的牛街东里社区,竟然有20名学生考上了大学,这在牛街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牛街的各族群众正在发奋图强,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版照片均为北京市民族工作委员会提供)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3日 第十三版)
千年老街的和谐之美(关注·记者连线)(组图)
牛街养老院院长马淑品为老人理发。

千年老街的和谐之美(关注·记者连线)(组图)
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群众生活。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