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环保: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6:44 大众日报

  日前,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透露,全国人大将逐步完善有关公民环境权的法律规定,保障公民能够有效地行使健康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各种环境决策的法律制度和程序。

  平心而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环境污染问题不可谓不重视。环保总局也掀起环保风暴,试图规范、扩大其行政执法权,以防范或治理环境污染。但事实证明,仅有环保部门的行政执法权远远不够。问题不只在于,环保监管部门处于地方政府控制之下,很难独立公正地执法。环保部门还面临信息难题,它未必能清楚知道环境污染的详情。

  与之相对,民众却具有这样的优势。他们身处污染当中,自然对污染最敏感;他们因身受其害,也有阻止污染的最强烈的愿望。因此,赋予普通民众以环境权利,肯定是维护清洁环境、阻止环境污染更重要、最有效率的途径。

  不过,我们的法律体系始终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重视在法律文本中授予权利,而疏于设计保障这些权利的机制。近年来,公众的环境意识显著增强,各地民众纷纷自发地开展环境维权活动。然而,与污染企业相比,污染受害人在环境维权诉讼中,却似乎普遍处于弱势地位。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在法律授予当事人的权利遭到侵害时,行政机构、尤其是法院假如不能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救济,则这种权利对当事人就没有意义了。因此,立法机构在考虑立法保障公众环境权之时,实有必要将最重要的精力用于设计相关的救济方式上。行政救济也好,司法救济也好,都要让享有环境权的人比较方便地从环境侵权者那里获得赔偿。

  只有借助这些权利保障、救济机制,民众的环境权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得到保障的环境权利,是对抗污染的利器。对于侵权者来说,权利就是一种成本。民众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其实就是防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每个民众维护自己的环境权,其所形成的防范和治理污染的效率,将是单靠行政执法所无法比拟的。

  ——新京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