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取消县委常委会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7:2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据6月2日《南方周末》报道,作为中组部的试点,湖北省罗田县沿袭了47年的县委常委会在改革中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县党代表大会直接选出的全委会,它作为党代会的常设机构,领导党的日常工作。这一改革使县委书记集大权于一身、常委会是县委的权力中心成为往事。县委书记办公会也成为议事协调会议,没有决策权。该县组织部长黄智敏对此认为,委员制试点的实质是县级领导体制的一次“再造”。

  据悉,县委常委变为委员后,权力来源有了变化。过去的县委常委,包括县委书记,全部是上级任命,这种体制容易导致领导干部两眼向上,“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注意”。现在,如果选不上县党代表,就选不上县委委员;选不上县委委员,就选不上县委书记。而县党代表实行直选制,直选的差额由过去的10%提高到了30%以上。对县委委员的考核与评价,也主要靠党代表评议打分。正因如此,包括县委书记蔡德坤在内的24名县级领导干部,都被分配到选举单位,与普通党员一样参加竞选,过一道道选举程序。对领导干部来讲,如果平时不能兢兢业业工作,不能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廉洁奉公,落选也就在所难免。事实也如此,第一选举单位的党代表名额是10人,但只有8人的赞成票数过半,另有5人的票数未过半,只产生了8名党代表。

  决策体制的变化,引发决策思维的变化,是县委“再造”价值之一。在一些地方,党委决策往往是一把手一人决策,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监督机制也不健全。近年来查处的“一把手”利用职权卖官鬻爵、侵吞国家资财、利用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权牟取私利的例子不胜枚举。罗田县县委书记说:“改革前常委11个人,书记、副书记,加上组织部长就占了6票,即使其余5票都反对,我们这6票也过了半数。因此,书记办公会通过的事情,常委会百分之百能通过。改革后,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全委会票决。全委会成员人数远远超过常委会人数,这就有效避免了‘一把手’的绝对权力。比如说干部任用问题,现在找县委书记的人少了,因为书记只有一票的权力。这样一来,一把手‘左右’干部的情况行不通了,县委书记提名的干部被否决的情况,也变得正常了。”

  这种做法使掌握决策权的人数比以往增多了,减弱了个人职务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是一次决策“还权”,使人才选用、重大决策等方面更趋于科学、规范、民主。

  改革也使党内民主与监督得到了制度保障。不能否认,现在有的地方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尊重和维护。罗田县的改革让党员和党代表有了实实在在的审议权、视察权、评议权、表决权、质询权、监督权等10多项的权利。全委会的每个委员,要在党代会年会接受党员代表的评议与监督,代表对委员的年度工作实行无记名投票,“不满意”票数达到代表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委员,责令辞职。青山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