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零距离记录乞丐生存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08:41 南方日报

  零距离记录乞丐生存状态

  3位高校学子调查报告荣获省“挑战杯”特等奖

  本报记者 梅志清 通讯员 林启词 韩伯光

  3位大学生,取名“缉影”,历时一月,将目光紧紧锁定广州的城市乞丐,随机访问、走访、拦访,零距离记录其生存状态,在两种针锋相对的声音中发出大学生关于“禁讨令”的思考。

  近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将在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的获奖作品在校内一一展出,李泽敏、杜丹霞、王新华等同学的《城市乞丐生存状态与广州形象报告——关于“禁讨令”实施的社会调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文科类特等奖,引起了同学们极大兴趣,在校园里引来轰动。

  城市乞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显得有点隐秘、有点特殊,他们的生存状态很少为人所知,而这篇“特等奖”到底发现了什么?给人带来什么启发?为此,笔者采访了3位主角及他们的指导老师——该校管理系副主任、省政协委员林鸿伟教授。

  他们的发现

  关键词 城市乞丐 生存状态 禁讨令

  月入高于最低生活标准

  据3位同学介绍,他们将广州列为基本调查基地,将调查对象锁定在火车站、天河城、北京路、白云山、沙面领事馆区等重点管治区域的城市乞丐身上,取回样本42位。其中,近六成多为男性。受访者平均年龄约为44岁。在30岁—75岁这个年龄段中受访者人数达到32位,占受访者总数的76.2%。由此可见,在广州的城市乞丐中,中老年乞丐占较多数。

  同学们得出结论,流浪行乞原因由家庭贫困、遭遇天灾、身体残疾及其他所构成。他们的日平均收入高于10元,月平均收入高于广州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00元。与此同时,9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与城管、卫生、公安、救助站等部门工作人员打“游击战”,过着“你来我躲,你走我出”的生活,他们的理由100%是“为生存”,“没办法”。

  近六成乞丐有固定住所

  3位同学通过调查惊讶发现,原来59.8%的受访者在广州是拥有固定住所的,而其他受访者则以废弃天桥,在建天桥,偏僻桥洞等为“家”。大部分受访者一日三餐能够吃饱,偶尔还聚在一起打打麻将娱乐一下。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要是广州制定并实施极为严格的“禁讨”措施,那么他们将想办法回家。同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想去救助站,因为那里只提供他们一日三餐,并会在十天内提供火车票让他们回家。这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们要的是收入。在42位受访者中,小学未毕业者占了88.1%,受访者中的最高学历为初中一年级。

  受操纵的乞丐过半

  通过调查同学们还发现,城市乞丐并不仅仅是由通常所说的真实乞丐和职业乞丐所组成,它还包括间歇性乞讨乞丐、受操纵乞讨乞丐及其他乞丐。他们把无收入、不享受“低保”者或有少量收入(或已享有“低保”)但不足以维持个人或家庭支出的称为真实乞丐,这部分人占19.1%。而乞丐中还有一类是间歇性乞讨乞丐,他们是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出来乞讨或由其他原因导致出来乞讨,这些人的乞讨行为是具有时间性的,这部分人占11.9%。还有超一半的人是受操纵的乞讨乞丐,他们受他人控制或暗中控制,乞讨所得必须全额或部分上缴。也有一种人是职业乞丐,他们将“乞丐”当成一种取得收入的职业,行乞过程中具有欺诈性,这部分人占9.5%。同学们认为,受操纵的乞讨乞丐和职业乞丐是最值得注意的,他们所占比例大,行为恶劣,影响极坏,还有加深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禁讨”渊源可溯至清代

  有意思的是,同学们在调查时还寻根问据,最后发现广州实施“禁讨令”并不是公元2004年才有的,早在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位于广州钟落潭的障岗村就已树立起“奉宪严禁强乞示”石碑。据闻,当时的障岗村地处偏僻,村民大多是以务农为生,以黄仕景、梁亚驼为首的流氓经常三五成群团聚,霸住村里的祠堂,向过往的村民强行乞讨。若村民对其加以指责,他们便纠集“残疾烂徒”,与村民“拼命”。忍无可忍的村民告到官府,最终胜诉:强乞们不得聚集于祠堂内向村民强行乞讨,更不得召集“残疾烂徒”进行“强乞抢劫”,如有违抗,一律严惩。胜诉的村民们欢欣不已,不久便将诉讼原文刻石公示,并将其视为永久警示。

  广州“整容”刻不容缓

  最后关于争论不休的广州“禁讨”,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护公民人身及合法财产权益,而且是为了维护广州的城市形象。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文化气息、商业气息均非常浓厚,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她前进的速度不断加快,假如城市形象是广州这座城市的脸,那么,她不可能因为脸上的某些缺陷而放慢其融入国际大都会的脚步;另外,广州申亚成功,2010年将是其迎来辉煌的一年,因而,她更迫切需要整治她的缺陷来达成其以完美的形象步入世界大都会的目标。一句话,广州的“整容”工作刻不容缓。

  他们的体会

  关键词 边缘群体 社会责任 人文关怀

  通过调查感觉自己长大了

  说起做调查的日子,说起个中体味,到如今,3位同学还是感慨万千。

  记者(下简称记):3位是在读的大学生,为什么会选择“乞丐”这个角度来进行调查研究?

  3位同学(下简称同):去年,广州市政府公告实施“禁讨令”,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我们眼中,城市乞丐和我们普通市民一样,都是中国公民,享有平等的人权。虽然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和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组成部分。只有如实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城市乞丐的疾苦和职业乞丐的“寄生虫”行为,才能如实地展现出我们的社会面貌。“城市乞丐”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他们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陌生,源于他们是一个隐秘而又特殊的群体。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市民还原这个边缘群体。

  记:很多同学都很佩服你们的勇气,选择这样的题目做调查有没有遇到困难?

  同:当然会有的。有时,当我们准备走近去访问目标乞者时,他/她旁边会突然冒出几个人威胁我们,并阻断我们的调查,这无疑增加了我们此次调查的难度。而且,有些乞者不懂普通话,用地方方言与我们沟通,而我们又很难听懂。

  记:相信你们那一个月从宁静的校园走进都市的喧闹,走进城市乞丐的生活,心中感触可能比较深吧?

  同:的确是非常感慨。而最让我们感叹的是真实乞丐的生存问题和少年乞者的前途问题。在我们的个案调查中,老年乞者许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问他行乞过程中最怕什么时,他的回答不是怕什么邪恶势力,而是哭着对我们说,怕某一天走在路上,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因为他独自在广州行乞,没有朋友,亲人……而对于少年乞者,他们年少辍学,知识水平低并已经习惯出卖尊严向路人行乞,我们担心的是他们长大了能做什么?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穷途末路时他们会做出什么?

  记:看得出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很强,非常可贵。

  同: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在广州社会整体富裕、繁荣、稳定的大环境下,看到了社会的另一个被遗忘角落:贫困和阴暗的一面,但这不仅不会使我们气馁,反而加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爱之心,多几分人文关怀,使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深入了。通过此次调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老师的评价

  当代学子应培养社会责任感

  指导老师林鸿伟:此次殊荣的获得,主要是李泽敏、杜丹霞、王新华等3位同学能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立思考,深入社会底层被社会鄙视的群体——城市乞丐,面对困难甚至威胁百折不挠、艰苦调研的结果。通过这次获奖作品的调查写作指导过程,我感到,大学生在努力学习和掌握好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当关注社会、深入生活,独立思考,培养自己完善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自己面对困难甚至威胁而不退缩的决心、毅力以及心理承受力,这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独立面对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图:

  许多调查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中进行。 李泽敏 杜丹霞 王新华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