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是台湾来的小小新上海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14:00 新民晚报

  克服了初来的不适,他们正融入上海。一次电台征文活动,引来许多台湾学生讲述自己的精彩故事——我是台湾来的小小新上海人

  “尽管当初极度反感简体字的书写,尽管当初曾想方设法逃避考试……但(现在)我庆幸当初父亲的选择,让我趟过了一湾浅浅的海湾,投入了母亲的怀抱。”

  余光中优美的诗句,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钟乾佑的文章中用得如此贴切,他的这篇《回归》的作文,被评选为“跨海求学在上海”征文的特等奖。

  由浦江之声广播电台等主办的这次征文活动近日落幕,活动共收到在上海读书的台湾学生来稿112篇。透过这些征文,人们可以看到台湾学生在上海的种种精彩。

  “阿拉”有两个家

  有资料显示,目前在沪就读的台湾同胞子女约5000人,其中中小学生约3500人,在读大学生、硕士生共1000多人。

  现在,这群跟随父母从台湾移居上海的小小新上海人,从外表上已经看不出和“老上海”们有什么分别,“阿拉”、“侬好”也说得像模像样。“小上海”们都得意于自己有两个家,正如他们在文章中所写:“海峡两岸皆故乡”。

  小李刚来上海时,听不懂上海话,她的台湾腔普通话总会引来一片好奇的目光,让她很不自在。可是在上海生活了半年之后,小李发现,这是她12年求学中最快乐的时期。她说:“如果不来上海,我现在还活在自己那小小世界里,看着那局限在一个框框里的风景。”

  班主任帮她扎辫子

  拼音没学过,简体字看不懂,数学难度太大,厚厚的家庭作业,这些都让台湾学生们挠头不已。“台湾学校比较自由、放任;上海学校就很严格、正规。”不适应是难免的。一个台湾孩子的入学考试只考了2分。不过,小台胞们渐渐地适应着上海学校的规范。

  很多上海学校的校规里,女生留披肩发是不被允许的。台湾来的小琳却不知道。她喜欢将长发披肩。照顾到小琳的情绪,老师并没有强制她改正。不过,当同学们委婉地告诉她之后,小琳第二天就乖乖地扎起了马尾。

  4年级的小薛不会梳辫子,妈妈回台湾之后,小薛只好披头散发地进教室。班主任看见了,什么也没说,把她带到了办公室。拿出梳子轻轻地给她扎起了辫子。从此以后,每天小薛都梳着不同的漂亮发型进教室,这都是班主任老师的杰作。

  师生间的“罐子通信”

  新基础实验学校的王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个小罐子,这是王老师和一个台湾学生之间的秘密。这个学生曾是个让很多老师头痛的“皮大王”,资料上赫然写着——“多动”。没想到,自从王老师“发明”了“罐子通信”后,这个学生把自己的心事、惊喜、烦恼写在纸条上,放进罐子里。通过小纸条,王老师一点一点地了解他,喜爱他,走进他的世界。

  “其实我们都一样”

  来到上海的台湾同学,总能成为大家注目的对象,很多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寻找着他们的“与众不同”。但翻看获奖的作品,有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在一篇记叙台湾同学的文章中,结尾是这样写的,“她是普通的,如果没有这次征文,我们几乎都忘记了她是来自台湾的。”从“移居上海的台湾人”到“从台湾来的上海人”,他们正在融入上海这个大家庭。

  本报实习生黄冲本报记者俞明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