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亵渎可兰经丑闻:《新闻周刊》"失误"还是"失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18:17 水母网

  “《新闻周刊》的反战诉求杀死人!”是美国最近一篇热门博客文章的标题。该文清楚地表现了对《新闻周刊》的严厉指控:由于你们的报道不察,导致穆斯林国家人民深感被侮辱,以至于他们发起暴力抗议事件,甚至引起人命损失,《新闻周刊》该当何罪啊!

  “我不认为暴力事件的发生是《新闻周刊》的错。”当谴责声纷起时,华盛顿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研究员季亚德·海德尔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件事在穆斯林国家闹出这么大的事,背后绝对有政治因素作祟。”

  《新闻周刊》是“幸灾乐祸”吗?

  《新闻周刊》的错误引来美国保守派媒体的群起讨伐,认为《新闻周刊》其实是有目的地报道此事件。美国知名右翼电台清谈节目主持人拉什·林堡便公开指控《新闻周刊》“其实希望这篇报道是真的”,因为媒体“同美国政府的关系敌对,因此和坏人站在同一边”。美国保守派电视网福克斯新闻的节目主持人比尔·奥莱利则更直接,直指“有些新闻媒体总是夸大军方犯的每个错误,以借机‘修理’布什总统”。

  “这篇报道在国外伤害了美国的形象,在国内破坏了媒体的可信度。”白宫发言人斯考特·麦克莱伦于5月17日的一场访问中说,“全体美国人,包括布什总统在内,都对这篇文章竟然最初会被刊登出来,表示愤慨。”

  近来,美国媒体捏造新闻的事件层出不穷。从《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的炮制新闻访问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主播丹·拉瑟拿捏造的文件指控布什的服役记录……,如今再加上保守派绘声绘影的指控,的确使不少美国媒体人开始反思:记者是不是过分利用“不具名消息来源”,不负责任地抹黑美国军方,伤害美国形象,以追求个人的荣耀?反过来看,政府为了逃过“无冕王”对其政策的仔细检视,是不是致力于绑住记者手脚,试图粉饰太平?

  “照情形看来,每个媒体似乎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华盛顿邮报》记者兼专栏作家霍华德·库尔兹说,“讨论焦点其实不在记者是不是会犯错,毕竟他们常出错,而是他们报道的出发点是否(对政府)有幸灾乐祸之意。”

  “失误”还是“失算”?

  《新闻周刊》当时负责审核这篇争议性文章的编辑马克·惠特克在该刊5月23日出版的编者按中对事件始末进行了说明。

  他指出,一位《新闻周刊》过去十分信赖、消息可靠的美国政府官员向他们的记者透露,美国国防部内部人员正在调查美军在关塔那摩海湾监狱审问犯人时涉嫌将《可兰经》冲到马桶里一事,《新闻周刊》记者麦克·伊塞考夫和约翰·巴里认为此事有报道价值,遂向两位国防部官员求证此事,但都没有获得正面答复。

  直到报道刊出后,才有五角大楼发言人同《新闻周刊》联络,指称其报道中所指的国防部内部文件并没有所谓亵渎一事,《新闻周刊》报道有误。而此时《新闻周刊》再同消息来源查证,此人才表示无法确定是否在文件中看到过有关亵渎的调查。

  《华盛顿邮报》记者库尔兹认为,《新闻周刊》所犯的错在于过分相信单一消息来源,又没有做到充分的查证,更没有事先设想到这样的报道会带来的爆炸性后果。但是,读者应该要了解,《新闻周刊》所犯的错误和杰森·布莱尔之流“刻意”杜撰新闻资料,两者间是有差别的。

  “如果《新闻周刊》真如右翼人士所说,是在推动(打垮布什政府)的圣战,那么在这篇只有十句话的短文中,触及‘《可兰经》冲到马桶里’的部分何以只有1句半?”

  库尔兹质问到,“况且,这也不是类似的亵渎《可兰经》事件第一次被媒体报道,美国的审讯人员还干过更糟的事。”库尔兹更直指,在穆斯林国家发生的骚乱,也不只是《新闻周刊》一篇文章这么简单。

  《新闻周刊》成为“反美操作”下的“替罪羊”

  “极端分子明显地是在利用此报道,煽动反美的暴力事件。”库尔兹说。

  “就我所知,这件事在巴基斯坦引起暴乱,绝对是背后有政治因素影响。”从巴基斯坦来的海德尔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道,“有一些人为了要让与布什政府关系密切的穆沙拉夫总统难堪,刻意以此报道煽动当地的反美情绪。”在以穆斯林教立国的巴基斯坦,亵渎《可兰经》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被判死刑。

  海德尔认为,《新闻周刊》在国际上享有颇高的新闻可信度,也许是“树大招风”而遭到有心人士的利用。但他也直言,不论《新闻周刊》是否追回文章且承认错误,“这件事(亵渎《可兰经》)是一定是发生过的。穆斯林国家的人民们也如此相信。”

  海德尔的认知似乎也在稍后得到验证。《纽约时报》于5月27日报道指出,五角大楼首度证实在关塔那摩海湾监狱有5件《可兰经》遭到不当对待的事情,即使并没有证据显示《可兰经》曾被冲下马桶。稍早之前,美国民权联盟也曾公布FBI内部调查文件,显示关塔那摩海湾监狱人犯曾抱怨狱卒对《可兰经》有不当对待。

  “在《新闻周刊》的报道之后,白宫应该做的是,立即宣布针对相关指控进行内部调查并严加追究,而不是责怪《新闻周刊》做出不实报道。”海德尔对《华盛顿观察》周刊总结道,“毕竟,《新闻周刊》身为媒体,责任就是去追踪调查和报道这类信息。”

  文章来源:《华盛顿观察》周刊 文/徐琳责任编辑:刘家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