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针孔偷拍治不了“机关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0:04 红网

  不久前,江苏省赣榆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段现场录像,曝光了53名机关干部身上的“机关病”。这在当地引起震动,全县立即掀起了机关作风整改热潮,这些干部也受到严肃处理,久治不愈的“机关病”得到了较好的遏制。这些录像是赣榆县的“秘密”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在暗访时用针孔摄像机偷拍下来的。(6月2日《扬子晚报》)

  曝光后,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有所转变,“暗访拍不到问题了”,但就此认为机关工作作风改好了就过于简单。能够偷拍到的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提前下班、上班时把脚跷到办公桌上、上班时打扑克、看电视、吃东西、织毛衣、纳鞋垫等等。就算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如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到位,暗中使“坏”,该办的事不办,该快办的缓办,“事难办”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机关人员在办公场所、在工作状态下发生的事,一般不会涉及个人隐私。但是,他们仍然有人格尊严。针孔偷拍犹如在这些场合安装了监视器,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和不尊重。偷拍会让机关工作人员心里绷着根弦,长时间感到紧张不自在,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对改进机关作风未必就好。

  而且,从法律层面上说,政府的任何权力都必须有法律的授权才能行使,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也不例外。即使是为了整治“机关病”这样的正当理由,监督行为也要经过正当程序得到相应的授权才能进行。如果说,针孔偷拍是由公共媒体进行,尚可理解,因为这是媒体在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但是,赣榆县的针孔偷拍行为是由政府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组织的,微型针孔摄像机由财政资金购买,监督员由政府聘请和培训。而政府偷拍其工作人员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更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用无法律依据的手段整治“机关病”迟早会受到抵制。

  小小的针孔摄像机能够在赣榆县掀起整风热潮,从侧面说明了公众监督力量的薄弱。针孔摄像机再多,也多不过群众的眼睛。而只有公众的监督才能对行政效能产生制度性压力。面对久治难愈的“机关病”,行政效能监察机构所要做的,就是要鼓励群众监督,畅通监督渠道,为公众监督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赋予公众监督比针孔偷拍更大的威慑力。(稿源:红网)(作者:柳长盛)(编辑:潇湘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