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学者挑战大学语文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8:20 南方日报

  《大学文学》引发是是非非本报特约记者采访详情

  三学者挑战大学语文教育

  特约记者 吴立英

  /编者按/

  近期以来,钱理群等三学者提出“以《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的说法,在学界、教育界引发了普遍的争论。

  从中小学到大学的中国应试教育体系,久已为国人所诟病,陈旧的课本、死板的教学、硬性的要求,这种教育方式能培养出有理想、有修养的一代新人吗?

  大学应培养思想自由、灵魂飞扬的青年,从学术回到文学,“让大学生在文学的世界里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钱理群说,“这就是我们推出《大学文学》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每天要看那么多书,其中一大部分——特别是那些高头讲章和层出不穷的理论——实在并不高,而从人类伟大、丰富、敏感、美好的心灵产生的文学经典却常常遭到排挤,这真是不幸。我们三人不自量力,发愿要为大学生编一本《大学文学》,以抵抗那些不断向他们涌来的非文学的、往往可以不读而竟然不得不读的东西。”

  这是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著名学者提出以《大学文学》代替《大学语文》的理由和想法。由他们编撰的新读本《大学文学》已经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过程中,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学者明确对目前沿用多年的“大学语文”的概念表示质疑,并提出一个“取法乎上”的新理念“大学文学”,强调让大学生直接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优秀的心灵对话,通过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在这本书里,他们各负其责:钱理群负责现代文学部分,李庆西负责古代文学部分,郜元宝负责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部分。

  日前记者在上海采访了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三位学者。

  博士、硕士的东西都不能看了,只有本科生的东西还有看头,理论讲一大堆,鲜活的东西都被肢解了

  一个文学飞扬的时代往往是自由的时代

  现在大学里提倡外语教学,我担心的是母语的危机

  钱理群(著名学者、北大教授):

  大学语文这个概念本身就给人一个印象,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延续。

  到大学再重新来开大学语文,主要任务是不是跟中学一样,还是要继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觉得在大学里教育的主要重心不应该放在这里,当然大学也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重心应该转移到文学教育上来,这是跟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区别。

  我们现在提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必要性我是从这几个角度来考虑的。

  第一个原因我想是和我的工作有关系,我之前是搞中学语文教育的。我很清楚:大学语文教育如果只是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延续,学生会厌倦。大学的教育不能着眼于训练,而应着眼于文学的熏陶。

  第二个原因是,无论是大学文学还是大学语文,这个课实际上面对的都是非文学专业的学生,科学和文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两种方式。科学可以让你认识事物的形状、功能等,但认识世界不能仅仅靠科学,还要靠文学。作为未来的一个知识分子,健全地发展,不仅要有科学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要有文学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第三个原因是,现在的中学和大学的文学教育都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反映,到了放假,才知道什么是文学。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的文学教育越来越知识化、学术化、理论化,学生基本的文学感受没有了,对文学的灵感,心灵的震撼,文学的感悟,都没有了。

  我觉得博士、硕士的东西都不能看了,只有本科学生的东西还有看头,他们的文章虽然可以挑出许多毛病,但他们文章中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我们的文学越来越陷入一个理论的框架里面,虽然理论的东西可以滔滔不绝说一大堆,但是那种新鲜活泼的东西都被肢解了。

  第四个原因,我是比较关心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的,感觉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粗糙,对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从心灵上丧失了那种感受,人就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这是一个消费功利主义时代,人越来越对美的东西有一种精神上的缺失。在我看来中国的危机主要出在心灵上,是心灵的危机。许多学者都提出过,这是心灵的缺失、灵魂的缺失、美感的缺失。

  另外一个就是,当今对文学的漠视,这要考虑到国情,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社会里,外来文化和外语对中国文学的冲击是很严重的,有些东西你不能讲,有些东西让你讲你又讲不出来。去年北大教育改革,就规定应该用外语讲课。当时我们中文系的教授们全部反对,后来这一条被放弃。我担心的是一个母语的危机,因为语言是文化的根源,语言出了问题,文化就更谈不上了。我觉得大学虽然不用担负对语言文字的教育的使命,但它要担负起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大学文学所承担的使命。

  但凡一个时代,文学很飞扬,那个时代一定是很解放的、很自由的。一个时代把学术放到第一位的话,往往是很压抑的。

  目前的现状是整个文化体制、教育特征所导致的,是慢慢堆积起来的。不光老师是这样,现在的研究生做学术研究,已经完全脱离了文学,钻到学术里面去了。这些都是“培养”出来的。

  70多年前,鲁迅就认为,文学可以改变国民性

  现在的大学生,看起来和社会上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他们身上的那种从容和精神美没有了

  现在就业紧张了,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在忙于考英语和计算机,还有各种技能课,大学成为一个工厂

  郜元宝(复旦大学教授):

  70多年前,鲁迅就认为,文学可以改变国民性,这是一种理想。胡适则认为文学是一个机会,最大的革命是语言的革命。现在在大学课堂上,文学教育在退化,文学教育的理念也在退化。文学虽然没有鲁迅所说的作用那么大,但文学的作用不可忽视。现在大学里文学的地位很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文学开始。

  对《大学语文》,不必提“取代”这个字眼。《大学语文》本身也在改良,其中有些思路,和我们提倡的《大学文学》已经有点不谋而合,只是还没有自觉而完整地提出《大学文学》这个理念。还有,一个中国人熟悉自己的母语,是一生一世的事,这个文学教育不能取代。作家,研究文学的人,经常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字,或含混的词义。在中文系有现代汉语学,有古文字学,有古汉语学,应该给大学生提供更确凿的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种高深的语言文字的学问,和文学教育同时存在,不是很好吗?

  我认为一百年的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确实存在着文学和学术“互为主客”的关系,有时文学抬得很高,学术边缘化,有时学术抬得非常高,文学边缘化。今天,文学的衰落和学术的造神运动互为因果,对于这种现象和背后的原因,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我个人呼吁大学文学教育,更主要的是针对当代的学术神话及其背后的文化机制而发的。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或与之相关的“大学写作”、“中外文学名著欣赏”之类公选课中,文学教育的比重实际上是在逐渐增加,问题是,这种改变的趋势始终处在不自觉状态。

  我们觉得中国现在的文学教育还是比较缺乏的,从幼儿园开始,就遵循应试教育的轨道,一直到大学。以前的大学还不像今天这样教条,主要搞应试教育。

  以前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他的气质是清纯的质朴的,一看就和社会上的同龄人不同。现在的大学生,看起来和社会上的同龄人没什么两样,他们身上的那种从容和精神美就没有了。以前的大学生活也是很丰富的,那时候就业还不像现在这么紧张。现在就业紧张了,不管学什么专业,大学英语要考四六级,计算机是应该学好的,还有各种技能课,大学成为一个工厂。

  现在大学的文学专业,强调的一般是写文章或者应用性写作。我们所讲的文学,应当是大学生的一种素养。文学是一种感性的东西,而不是要去教导人,教化人。我们比较看重文学的任务,因为从人文中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觉得比“语文”要好。

  在这样一个应试理念的教育体系下,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一些现状。

  现在学生不读书。中学生只读课本,大学生读名著也只读缩写本

  李庆西(文学评论家):

  现在学生不读书。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只读一些缩写本或者是片断,有的除了课本什么都不读。老师家长不让读,舆论压力也不让读,现在整个中国是不读书的失败。感觉中学生就是这样。那大学生呢,也不读书。这里边有几拨人,有一部分人还是在自由读书的,但这种人是少的。有一部分学生,过早去赚钱。还有一部分,是考研的,也不读原著,只读梗概啊,是速成的。功力消费多了,读书就少了。

  现在的中学生因为有中考、高考的压力,要进行文学教育基本不大可能。虽然钱老一直致力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但我个人表示不乐观。相反大学生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虽然有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相比中小学生,压力总小了许多),或许可以成为文学教育的突破口。

  在当前大学教育中,语文和文学有分道扬镳的趋势,比如大学里的文秘专业,更注重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字能力的训练。文学应该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切入口,因为文学具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这是我们编这个读本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基于强调审美教育的需要。现在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断在考试,到了大学似乎可以解放了。但实际上,现在的大学教育也越来越实用主义,学生们为了将来就业需要,不断在考各种各样的证。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审美教育被大大忽略,因而也显得更为重要。

  /记者述评/

  大学语文是“文白之争”时代的遗产

  在不同时期,在大学教书育人的钱理群、郜元宝面对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忧心忡忡。三位学者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大学文学教育太过薄弱,目前的语文教育存在众多问题。

  从编选者的角度来看,《大学文学》是作为《大学语文》的一种改良方案提出来的。从历史上看,“大学语文”由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演变而来,现在台湾地区仍然沿袭“大一国文”的体制,但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差不多已经等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文读本”,但问题也很大,已经严重地名实不符了)。以往的“大一国文”乃是新文化运动的副产品,因为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古汉语的教学,同时又带来了白话文的流行,所以从高中到大学,就都有必要弥补文言文和增补白话文这两方面的需要,这才有“大一国文”的出现。

  解放以后,由于“文白之争”尘埃落定,规范也渐趋稳定,后来的“大学语文”又经过多年的摸索、改进,企图超越单纯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方面。其中,文学的比重越来越加强,着重于审美的欣赏和熏陶。古代文学和新文学之外,外国文学和当代文学也逐渐被引入。文化的内容也不断加强,意在开阔视野。

  对汉语文来说,其重要元素基本上已经在“中学语文”中登场表演过了,“大学语文”的选文无论如何高深,也不会高深在“语文”方面。既然这样,为什么还非要冒用“语文”的名义不可呢?

  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已将真正的文学赶出学生视野

  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三位学者注重的是文学作品,而非文学理论。这么做的原因是:中国大学与文学有关的课程设置,基本沿袭过去几十年体制不变,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始终是两个凶悍的超级大国,不断向共同的“殖民地”——作家作品尤其名著经典要求“最惠国待遇”乃至“宗主国特权”。

  在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密切合作下,作家作品始终是被解释的对象、被利用的材料,没有发言权。不断更新的文学史框架和文学理论体系淹没了作家作品,大学生要想涉足这片沦陷的土地,必须从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的衙门领取入场券,无法推开各种现成的命名、通用地图、路标乃至活的向导。在学生和作家作品之间横亘着许多屏障!

  “把文学当作文学”,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进入中国文学史。因为文学史首先是作品史,但是,不幸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文学史实际是理论史,它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可以脱离文学作品而存在,甚至在某些时候,理论家把理论去套作品。文学的评奖被理论家霸占,在理论家的指导下,文学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越来越令人看不懂。

  因此,回到作品,回到文学现场,让文学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编辑者们对这本书的最大梦想。他们相信,各民族语文的奥秘,其丰富、灵活、创造性的语文规则,就蕴含在各民族文学特别是文学经典中。文学大于语文,文学高于语文,文学也包含了语文。通过提高文学修养来强化语文训练,这也正是当年胡适之站在新文化的立场提出“文学的国语”的设想。

  “文学教育”是培养心灵、增加修养的沃土

  “文学教育”应该成为文、史、哲、理、工、医、农各科大学生人文教养的基础,而不仅仅是文学专业学生的研究对象。文学研究是一门专业,但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熏陶并非一门专业。中文系之外的大学生选修“大学文学”,并非“跨专业”来寻求一门可有可无的学问,而是培养他们作为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灵的综合能力。培养这种综合能力,文学的作用,是大学文理各科任何一门专业都无法代替的。文学经典的教育乃是全面持久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由于文学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感染力,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往往可以在人文修养方面达到事倍功半的果效。

  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应该让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程,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在文学的世界里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