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校大学生结婚碍谁惹谁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9:21 燕赵晚报

  昨日,成都东郊某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婚礼: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迎娶了一个大学四年级在校女生。尽管合理合法,这起校园婚礼仍然引起了争议和广泛关注。迫于压力,婚礼现场对所有记者实施了“全封闭”,前来参加婚礼的嘉宾也不得不“亮证”验身份。

  “整个仪式仅仅用了18分钟”,显然过于仓促和匆忙,也很难达到应有的喜庆和欢愉。但他们不得不如此,不得不屈从世俗的压力和非议,因为他们需要宁静与平和,更不想因此而影响新娘的学业。何以如此?在校大学生结婚,按理说不应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应引起如此的轰动和争议,也不至于迫使婚礼非要低调、神秘进行才能尽可能免除干扰,可是,事实竟然事与愿违。即便新的高校管理规定出台后,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婚姻法》及《婚姻登记条例》所规定的年龄和条件,就可以结婚;尽管婚礼现场实施了“全封闭”,依然未能逃脱媒体的追踪、学生的议论,尤其是知名教授的怒斥。原因无它,仅仅因为这是自教育部颁布新的高校管理规定后,西部第一例在校大学生结婚。笔者想不明白的是,法律已经明确允许的合法行为,何以如此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一拨又一拨的好事者,要么密切关注,要么议论纷纷,要么义愤填膺,要么口诛笔伐,就是不能大度地容忍并顺其自然。试问一句,在校大学生结婚碍谁惹谁了,何以一定要振振有词地横加干涉!

  首先,不能令人理解的是媒体的作为。为了婚礼可能产生的轰动性新闻,各路记者群集婚礼现场。新郎没有理由不对媒体的过度关注表示深深的担忧,“自己和新娘都是平凡人,不希望他们的结合受到外界太多关注,他们都很担心这种关注会打破他们宁静的生活。”的确如是,媒体的热切关注极大影响了婚礼的正常进行,有嘉宾深表遗憾地说,原本新娘的老师是受到邀请准备出席婚礼的,知道有记者采访几乎都没有到场,参加婚礼的同学也是行色匆匆,努力躲避记者。令人想不通的是,记者最擅长的就是此类采访及挖掘新闻吗?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可以不顾及公民个人的隐私和尊严,丧失了作为新闻记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尤其最令人意外的是,堂堂的知名教授竟然不顾身份大发雷霆,“对校园婚姻非常反感”,怒斥校园婚礼。不可否认,“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应该是学习,结婚后将面临诸多的社会和家庭问题,这是学生无法应对的,学业必然受到各种事务的影响”。但这只能是教授的一己之见,也仅仅作为一种推测,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就能够成为阻碍大学生结婚的理由吗?如果硬要说结婚和学业乃至事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新近修改并通过的高校管理规定将作何解释?还有,教授就可以凭借高贵的身份和不同寻常的言行,依据一己之好恶和想当然的道德标准来规范所有人的言行吗?教授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是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并熏陶其人格,还是无所顾忌地怒斥和指责?是应当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还是要无端干涉学生的自由?

  依据变化了的社会和生活实际,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培养目标,允许大学生结婚,把大学生看成是平等的责任主体,充分尊重其权利和自主选择,是一种难得的进步。也不可否认,选择就意味着责任,作为一个责任主体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同时不应遗忘了最基本的一条,不要一边给予了自由的条款和规定,一边又要处心积虑地为自由设障,那样的话,再文明再进步的规定,也只能是一纸具文,既带不来社会风气的好转,也不会给大学生带来实惠,反而徒增条款的繁杂并降低政府及学校的公信力,既不利于学生整体的素质提高和健全发展,也不利于教育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郭立场)

  (责任编辑:刘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